中国人,不可不知的民间福文化
标签:
门簪贴对联鞋垫门楣比萨文化 |
【福到春节到】中国人,不可不知的民间福文化
在传统中,祖先的全部信息常常不是白纸黑字的记录,而是存留在后代子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中。我国的福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在百姓生活中,处处可见福文化的踪迹。
鞋垫纳福
这双鞋垫是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89岁老奶奶田桂华亲自绣的,花了18天。她说她过上了好日子,要感谢总理。(鞋垫绣上)这个福就代表我们老百姓有这样的总理,有福气!”
四福临门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而贴春联则承载了民俗文化的浓郁气息。
通常,一幅对联由上、下联、横批和两个斗方“福”字组成。早年,普通四合院式的乡间民居,以大门、门楣和门楼构成其主要建筑特色,其中门楣左右两侧各有一只门簪。过年贴对联时,按如下顺序:上联贴右门扇、下联贴左门扇、横批贴在门楣中间、“福”字则分别贴在两个门簪上,庭院或屋内屋外“挡吉”的地方——如家畜的槽头、堂屋或厢房的石磨等处,都要一一贴上“福”字。

洋比萨也推出了喜气洋洋的应景比萨!五福临门,比传统的四福临门还要多一福。
福星高照
乡间许多要冲之处的民居“山头”方位,除镌“太公在此”,亦常镌“福星高照”四字。特别是“五福捧寿(“福”为“蝠”的谐音)”至今依然是民居建筑上(如“照壁”)的常用图案之一。而一件清代雍正年间“五福捧寿珐琅釉瓷碗”,更是“拍”下了5016万元的天价!其中,红蝙蝠则被帝王赋予“洪福齐天”的寓意。
盖顶圆光内施浅黄色珐琅釉为地,描绘五只红色蝙蝠环绕一个图案化的寿字飞舞,寓意五福捧寿。器壁通体施蓝色珐琅釉,四开光两两相对,盖壁的开光内装饰花鸟纹,盒壁的开光内装饰花卉纹。外底方框内有“大清工艺局造”掐丝六字款。
纵观我国数千年民俗文化史,可以说,民间对于“福文化”的情结和尊崇,已介乎于一种文化信仰。蕴含着浓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祈福和祝福,在每一个传统佳节和喜庆的日子,为人们传递着和谐的心音和美好的愿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