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媒体对足球和篮球谁是中国第一运动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更是引得董路与马德兴这样重量级的人物见仁见智,我本人看足球已经十数年,正儿八经的看篮球不过是近两年的事,本来绝对没有资历对足球和篮球谁是第一的重磅论题指手画脚,但看了很多观点之后,也班门弄斧的来谈谈我眼中的足球和篮球在大众心里的地位。
说篮球是第一是自欺欺人
世界杯的硝烟刚刚过,那一段昏天黑地的日子在每个足球迷心里都有他自己回味的瞬间,其所受到的关注和球迷的忘我投入绝对比奥运会都高,从近期男篮世界锦标赛所受的关注看,篮球远远落在足球的身后,而篮球所领先足球的,只是一个巨星,姚明的出现对于中国篮球绝对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球迷们从姚明在NBA越来越强悍的内线统治力上看到了中国篮球挑战世界强队的希望。每逢大赛,篮协就必为有没有姚明回来参加赛事而绞尽脑汁,有姚和无姚,中国男篮的回头率绝对不可同日而语。而与此同时,中国足球史无前例的突破了排名前100,在亚洲杯这样级别的预选赛上还战战兢兢,输伊拉克尚可算对手是个亚洲二流,以至于打新加坡这样的亚洲三流也需劳师动众的从海外召回众将,比赛最后赢了,臭鸡蛋还是被丢了一脸。世界杯期间正值NBA的总决赛,迈阿密和达拉斯差点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一点,不单在中国,全世界亦如是。
说足球是第一也是自欺欺人
说到关注度的问题我们就要对比一下足球和篮球评论各自的浏览群体高低。作为一个篮球和足球都有涉足的体育评论新手,我对这个庞大的命题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写的足球和篮球评论有多少人看。当然这样的比较只就本小虾一个人的评论,世界杯期间我曾问一位资深的博友评论员为什么不写足球,丫说了,世界杯我天天看,但写评论没有什么流量,就不写了。所谓流量者,即为文章的点击率也,这一点本小虾我也深有体会,在世界杯期间,小虾我参加了新浪网的世界杯征文,最后不才获得了总点击第四名,文章基本都上了新浪的网络评论首页,但就其浏览的人数实在是微薄,约有14篇左右的文章上了首页,最后的点击统计在24小时之内是13万多一点,刨去建翔解说门事件单篇的6万多,实际余下的13篇每篇不足5000点击,这与小虾我平时写的篮球评论每篇近两万的浏览人数简直天壤之别。浏览人数,也应该可以成为第一运动关注度方面的一个写照了吧。
谁是第一我的观点
在我看来,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是两个不同的体育项目,就其精彩程度和观赏性来看,篮球是比足球要优越很多的,但从深度的内涵来剖析的话篮球离足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你会记得足球场上德国人的坚韧不拔,巴西人的天马行空,法国人的浪漫华丽,阿根廷人的狂野奔放,意大利人的坚忍内敛,荷兰人的海阔天空。每一届世界杯,总在烟消云散之后留下一些永恒的经典,如巴乔的背影,加斯科因的眼泪,马拉多纳的过五关斩六将,贝贝托的摇篮曲,巴特斯亲吻齐达内的光头,乃至本届杯赛上贝克汉姆无奈的哭泣,格罗索屡次的灵魂附体,以及最后齐达内惊世的一撞,都已经成为了足球这个江湖里,你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而篮球之与大众,仅始于乔丹的绝世风华,迄今也不到20年时光,并且仅局限在NBA这个篮球朝圣的殿堂,篮球在体育迷心里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足球根深蒂固权威的。
未来发展
大环境是NBA的全球化更加的深入,更多的国际球员已经在联盟的每个角落里扮演更重要的位置,这也使得各国的篮球水平进一步在走向均衡,篮球本身和NBA以及男篮世界锦标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小环境是中国足球正在固步自封里日益走向衰竭,而篮球与NBA接轨后影响力却在走高,一来一往一进一退,两者在中国的地位已经非常的接近,再加上姚明这样有巨大号召力的公众人物推波助澜,以及从事足球上大场地大投资的限制,中国足球其臭无比的名声,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选择篮球或作为健身或作为发展方向。可以想见,篮球和足球的差距还在进一步的缩小,如果某天篮球超越足球成为中国第一运动,一点也不需惊讶,那也绝不是后天。
前一篇:浅析巴蒂尔未来在火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