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记·从天府之国到塞上江南

标签:
宝鸡银川西夏王陵沙湖六盘山 |

8月21日至9月20日,我们家进行了一次以“寻北之旅”为主题的东北行自驾游。立秋之后,西藏、新疆,特别是喀纳斯景区早已是人山人海。而相对应的是,东北却比较的“清淡”,同时8、9月份正是东北秋意渐浓的时节,气温适宜、风景正好,对于我这个早就把去东北自驾游纳入了旅游规划的人来说,正是时候。
摊开地图才发现,东北不仅仅是黑、吉、辽三省,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也属于东北。真好,这些心仪很久的地方同在一个方向,这次就一并前往,并且一定要到我们祖国的最北端——漠河北极村,找北去。
8月21日从德阳出发,第一天的目的地是宝鸡。此时还正在暑假之中,G5京昆高速上车多人多,准备在剑门关服务区吃午饭的,结果因为人太多、根本无法在服务区里的餐饮店就餐,好在我们自己准备了自热米饭,在树荫下解决了问题。出服务区时,差点被堵在里面出不去。

车过汉中以后,道路顿时清爽了许多。
下午到达了宝鸡。宝鸡,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年轻当兵时,每次探亲回家都要在宝鸡转车,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能买到一张卧铺票真的很难。从乌鲁木齐到德阳,卧铺最多能睡到宝鸡;而从宝鸡到德阳,一般只能站着回家了,连张坐票都很难补上。每次从这里经过,也只是在车站里停留一下,无瑕也无心情进到市里去逛。这一次经过宝鸡,要在这里住一晚,也才有机会一览宝鸡的市容。
8月21日离开宝鸡,前往银川。在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后不久,我们来到了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六盘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军会师地之一,毛主席那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在这里写成的。
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艰苦卓绝的事迹,致敬英勇的革命先烈,领会伟大的长征精神。最后来到纪念馆顶上的平台,高大的纪念碑矗立在眼前,雄伟的山势在面前展开,山风阵阵,卷起红旗猎猎作响,不由得再次吟诵起纪念碑上那首诗词:“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距离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不远,有一个“王洛宾文化园”。以前我们知道,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主要生活地区在青海、新疆等地,为什么在这偏僻的地方会有一个他的纪念园呢?走进去一看才知道,这里竟然是王洛宾拜师学习西北民歌“花儿”的开始之地。
1938年,年仅24岁的王洛宾与作家萧军、戏剧家塞克从延安赴新疆开展抗日宣传,途中路遇雨雪天气,随即歇息在六盘山下和尚铺村“五朵梅”客栈里。在此,王洛宾意外听到店主“五朵梅”演唱的六盘山“花儿”——《眼泪花儿把心淹了》,他被那纯朴热烈的旋律所震撼,被哀婉深情的歌声所打动,随即为其记谱,其所记歌谱为我国第一个“花儿”音乐歌谱,同时拜师五朵梅学习六盘山“花儿”,这使得原已确定到法国深造音乐的他,掉头西行,一生致力于收集整理和创作属于他的西部民歌。
银川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原以为在干旱的大西北腹地,银川所在河套平原年降雨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一定是干旱不毛之地。却不曾想,在贺兰山下,这里有着广袤的绿洲,河湖众多,享有“塞上江南”的称誉已有一千多年了。这是因为,黄河在这里走出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在这个“几”字包围着的河套平原中,有着可以与都江堰媲美的古老的引黄灌溉水利工程,靠着黄河的滋养,这里成了塞北的江南,干旱区的水乡,大西北的粮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就是对宁夏的生动写照。2008年,还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的十大新天府之一。
到达银川的当晚,我们品尝到的“滩羊火锅”更加深了对“富宁夏”的印象。
到银川,一定要去游览的地方是西夏王陵。西夏,这个与宋、辽、金同时代存在的西北政权,仅经历了近200年就消亡了。可是,就是这个西夏,令威震四海的成吉思汗五度攻打而不得,并丢命于此。虽然在后来的13世纪,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元朝的史学家们奉命同时修《宋史》、《辽史》、《金史》,唯独没有修西夏史,它的历史成为一个个谜团,只有贺兰山下的那些西夏文字和墓冢,告诉我们这个王朝的存在。
位于银川城北50公里的沙湖,是一个让我们见识“塞外水乡”的好去处,也是一个沙、水相依的奇妙地方。20年前我出差到石嘴山市大武口电厂时曾经来游览过,那时第一次见到沙漠中的湖泊,惊奇的感觉不亚于见到了外星人。这次再来,虽已不再惊奇,但是碧蓝湖水旁茂盛的芦苇与黄色沙丘的鲜明对比,那场景仍然令人着迷。
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在沙湖游玩,仔细地感受湖水的微波宁静、水鸟的自由自在、芦苇的随风摇曳、沙山旁的驼铃叮当,仔细感受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别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