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在北纬48°的童话小村遇见最美秋天

标签:
禾木 |

【2021年9月19日-20日】
禾木村,地处北纬48°,我国最美乡村之一,也被誉为“神的自留地”,以纯净、安宁的风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闻名。白哈巴村、喀纳斯湖、禾木村同属于大喀纳斯景区。本来,从白哈巴村到禾木村并不远,如果经S232省道穿过喀纳斯湖景区过去只有90公里,但是喀纳斯湖景区是私家车不能通过的,我们就只好从白哈巴原路返回到哈巴河县或布尔津县,然后再往禾木走,这样至少增加了190公里的路程。这也没办法,好在已经习惯了在新疆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下一个景点。
秋天行驶在阿尔泰山里不会觉得单调无趣,相反,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是赴了一场视觉盛宴。当我们“966团队”过了喀纳斯机场、走上了去禾木的路时,路旁的景色变得极为灿烂起来。
满山坡金黄色的白桦,在西伯利亚针叶松的映衬下,格外的耀眼。这种景观,不是某一处的小范围存在,而是延绵数十公里,仿佛望不到边。正像毛主席的诗词写的那样:“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9月19日是中秋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来喀纳斯、禾木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路上的车辆络绎不绝,有的路段竟然还堵车了。久违了这样的景象,让我们这么多天来“孤独旅行”的感觉一时还不适应了。
沿途走走停停,我们的车子像是行驶在一个立体的画廊之中,风光无限。
“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棵树像是一团跳跃的火,格外的引人注目。
到了禾木景区的停车场,把车停好,坐着景区的观光车继续前行,此时窗外的景观更是把阿尔泰山的深秋景致演绎得淋漓尽致。蓝色的天、黄色的树,平坦的草场、原始的木屋,这一切都给人以特别新奇的感觉。
禾木村到了。这是与白哈巴一样的遍布图瓦人木屋的村庄,只是这里的面积更大、木屋更多,当然,游人也更多。在禾木河边有一片桦树林,白色的树干在秋天的阳光里十分耀眼,透过树林的间隙可以看到远处黄绿相间的山林,真的是一个自在悠然的好地方。
在桦树林里,阳光透过缝隙照在树叶上,黄得透亮——这是秋天才有的颜色,一阵风吹来,桦树叶便纷纷落下,让人心情大好。
登上禾木村旁的观景台,整个禾木村就在眼前了禾木村坐落在一个大河谷里,在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图瓦人的尖顶小木屋、牲口围栏随意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成片的白桦树林包围着它,禾木河在树林的掩映中从村子旁哗哗流过。据说,清晨的禾木是最漂亮的,那个时候太阳还没有升起,浓重的雾蔼笼罩着整个村庄,淡淡的薄雾在树林的上空形成一条蜿蜒的白丝带,飘荡在村庄与大山之间,树木、房屋、围拦,都在雾色中若隐若现。如果说要想知道“神的自留地”是个什么样子,眼前的禾木大概便是了。
我们站在高坡上,虽然没有梦幻般的晨雾,禾木的那种童话意境没有体现出来,但有阳光、有风,这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
很喜欢下面这幅照片,被秋风吹落了树叶的白桦树已经露出了树干和部分枝丫,留着树叶的树冠轮廓清晰,整齐的排列着像一片片羽毛,毛绒绒的,这画面像极了俄罗斯的油画。
重新回到村子里,木屋围栏在阳光的照耀下拉出长长的光影,完全由原木搭建而成的尖顶木屋多半已改造成了民宿或餐馆,村子里人来人往,为了招揽客人,有的店家还组织大家学起了跳新疆舞。一年当中,这是禾木村最热闹的季节,等不到多久,大雪封山,禾木又将归于宁静。也许那个时候才是禾木最漂亮、最梦幻的时刻。
赶着夜路再到布尔津,到达时已经是22:00了。赶紧到酒店附近的“四季美食广场”去,品尝这里最有名的“狗鱼”。狗鱼是一种冷水鱼,主要生活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是生性粗暴凶狠的淡水鱼。它的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在我国只有布尔津这个地方才能吃到,自然不能错过。
其实,在2013年我们到芬兰时,在儿子住所附近的湖口小河里钓到过一条狗鱼,被我们烫火锅给吃了。
整个阿勒泰地区(也是阿尔泰山风景区)的旅游结束了,为了便于安排时间,我们从布尔津原路返回到奎屯,再从奎屯经石河子到乌鲁木齐。还惦记着前两天路过乌尔禾时,在那里吃过的、味美价廉的“疆味大盘鸡”,于是又特意再去光临了一回。
应该说,这次我们自驾来新疆,运气也实在是太好太好了。自进入新疆以后,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不仅如此,当希望天上有云彩的时候,就会适时地出现云彩,如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九曲十八弯;有时在车上还是阴天,一到景点要拍照时,太阳就出来了,如在喀纳斯的“三湾”。当我们结束了北疆的游览,刚离开布尔津,就开始变天了,荒原上也是狂风大作,我们的车也被吹得摇摇晃晃,为了安全不得不降低车速。天上的云排山倒海,看起来非常的奇特和壮观,实际上这是冷空气来袭时、冷热空气界线分明的峰面。
到达奎屯准备接受安检时,我看到一轮圆月挂在天空,说了一句:“明天,就是中秋节了!”
9月19日行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