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儿与歌声》:“留守儿童”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2019-05-30 18:35:44)

《花儿与歌声》:“留守儿童”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文:田金双 

“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容易令人忧伤的话题,但在导演王蕾、编剧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中,朴素唯美的叙事风格多出了几分田园诗意和温暖的味道。

有一次,和朋友喝酒,朋友问“你孤独吗?”答:“谁不孤独呢?”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孤独的,他们一面拼命刺探别人的隐私,一面也在努力逃避自己的秘密。如我一般,看似稀松平常,内心总有一丝小小的伤感挥之不去。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中国式家庭”面临着三大问题:即空巢老人、分居夫妻、留守儿童。许多人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太多无奈,然后彼此分开,再也不见。我就曾是其中的一员。

在这部根据孟宪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花儿与歌声》中,“花儿与歌声”更像一种与“希望”有关的隐喻。可是,现实生活中真有希望吗?也许有,但前提是,只要——你的内心还有一丝光亮。

在《花儿与歌声》中,调皮捣蛋的五年级学生范大强离家出走,想到少林寺学武,这样就可以在打架时不落下风,结果偶然遇到了盲妹妹心明,他将小盲妹带进了学校。继而新来的高虹老师发现了心明的音乐天赋,让六岁的她担任了学校的领唱。高虹联系到省城大医院的高明医生,让心明的眼睛有了弱光。当有了视力的心明第一次看到美丽的校园和被月光浮起的乡野、河岸,一下子理解了奶奶的歌谣,泪水瞬间盈满眼睛。影片中,关于奶奶并没有太多的解读。

《花儿与歌声》更像一幅与田园或乡村有关的山水画,在留守孩子的世界里,上少林寺可以学会武功,可以不被人欺负,身边的小羊也可以抚慰和陪伴你的灵魂,虽然你有一个清苦的家,但有父母陪着你就是一种幸福。可是,生活中有着太多伤感和无奈,有时你不得不离开,于是,同学手机丢了,范大强成了那个“偷”手机的人,大强遇到盲妹,尽管身单力薄,也会为了妹妹打架,也会用泥巴刻字做成印章教妹妹写字。在孩子的世界里,爱是这样简单,和贫富没有半毛钱关系。

许多年前,我家有一只很老的黄狗,还有一只很小的白羊,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牵着这只白羊到村外吃草,彼时,一人一狗和一只小白羊,成为温馨的画面。后来,有一天,小白羊被家人卖掉了。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明晃晃的毒日头下面,一只黄狗静静地站在拦着小贩,不让白羊离开。多么伤感多么揪心的一刻。这也成为童年的我内心忧伤的一个片段。小白羊离开那年,半岁;老狗离开那年,十三岁。许多年后,长大的我离开乡村,来到了北京,漂来漂去,再也回不去了。

《花儿与歌声》试图从几个留守孩子的视度与观众建立一次沟通,探讨“亲情与陪伴”有关的精神命题。有时候,所谓成长中的忧伤,更多是一种“陪伴”上的缺失。世间没有比“陪伴”更长情的告白。爱情如是,亲情更是如此。这也是为人父母对孩子无法弥补的亏欠。可是,时光真会倒留吗?岁月再也回不去了。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孩子,如我,静静地站在街上,对着阳光轻轻皱眉的样子,些许忧伤,些许倔强,或许什么都没想。可是,一切再也回不去了。很想念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