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懿传》:解读一代帝王婚姻围城,最美不过当初少年郎

(2018-10-05 17:33:00)
标签:

《如懿传》

分类: 【文化时评】

《如懿传》:解读一代帝王婚姻围城,最美不过当初少年郎

文:田金双


这周连追74集《如懿传》,感慨颇多。皇帝的泛情多疑,如懿的隐忍大气堪称该剧精彩看点。六黛粉宫无颜色,生在帝王百姓家。相比平民爱情,帝王爱情多了些许宫斗和尔虞我诈的味道,但依旧不免世尘。皇帝本人亦是如此。

想当初,清末民初性情古怪拥护“一夫多妻制”梳着小辨子的辜鸿铭曾将男人比作茶杯,女人比作茶杯,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汝曾见一个茶壶四只茶杯,但世上岂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者乎?”一时之间辜鸿铭这番怪论成为笑谈。

身为大清一代君王,无论是后宫还是数下江南,“一夫多妻”的皇帝都在历史和民间野史留下多情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就这点来说,《如懿传》中帝王夫妻婚姻围城中的爱恨纠葛解读得可谓透彻。

在最新几集剧集中,远嫁蒙古的大公主璟兕回宫后亦陷入宫斗之争身影乍现,心机颇重的粗鄙妃子卫嬿婉几度陷害如懿皇后未果,以“跳水救人”的方式再次上位,更在寒香见入宫后用计夺得主掌六宫之事的大权。而之于和皇帝感情未薄的如懿竟然反遭冷遇,亲子亦被他人抚养,此中悲情,可哀可叹,如此境遇令人掩面息鼻拭目以待。

可以说,一部《如懿传》,借如懿这个亲历者的身份细说后宫情事,令人看后悲欣交集。本来,如懿和少时弘历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弘历登基后,受到众人排挤的如懿和皇帝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直到二人扫清障碍。皇帝经过多年努力也如愿将如懿推到皇后位置,与他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却发现,皇帝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但如懿依旧坚守美好回忆,恪守皇后职责。

剧中有这样一个桥段:皇帝如若初恋般爱上了寒部的冷面公主香见,香见至死不从。源于皇后的身份,尽管如懿不喜欢皇帝昵于美色的做法,还是要毅然担起劝婉的大任。于是就有了如下情剧:走在红墙绿瓦的长街,如懿感叹说:“他俩的少年情深,像极了当初的年少和本宫,香见对失去寒起的伤心欲绝,让本宫恍惚,也许本宫也曾经失去了恋恋不舍的少年郎。”回眸一望,天色苍凉。

可是,彼时的少年郎已然渐去渐远,余留只是悲情的感叹。香见感念如懿劝慰之恩,侍寝后再问如懿皇后“你为何要去劝一个对你夫君痴缠的女子呢,你若是盼着她死了或出宫不是更好吗?”如懿答道:“本宫是大清的皇后,皇后不仅是妻子,更多是服从和责任。”香见再问:“你说的少年郎是皇上吗?和我比起来至少你的少年郎还活着,人活着是会有转机的。”如懿却接着感叹道:“可是他在你心中永远是当初的模样……本宫的少年郎,好了不说了。”

不得不说,身为大清皇后,如懿是一个颇明事理,堪当大任的皇后,可是原来的皇帝却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少年郎。如懿这番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之于她,更多的还是心寒。可以说,此语不动声色地道出她内心所想。

在《如懿传》74集剧情中,海兰面对如懿的冷遇感叹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看来,无论是平民百姓家,还是一代帝王婚姻围城,莫不如此,看得破,夺不过,谁都逃不过啊!所以,面对皇帝对香见的过度迷恋,以及皇太后赐给香见的那碗“绝育药”,如懿只能成为一枚为大局考虑的棋子,任人摆布。而乾隆闻听香见喝下“绝育药”之后,更是勃然大怒掌掴如懿一耳光,令如懿心灰意冷。一面是人夫,一面是一国之母,尽管内心再不情愿,但身为皇后的她,只能如此,别无选择,这是何等的隐忍和悲壮啊!

只可惜,如懿还是原来那个青樱,皇帝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少年郎。看着看着,莫名地对如懿有种悲怜,对皇帝有种感叹。可是,昔日那个少年郎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权利和情欲之变让多少有些心凉胆寒。而就剧情来看,皇帝的转变到帝后离心,就像岁月一点一点逝去,尚未发觉,实际上却是时光早已悄然溜走,不留一点儿感叹。

不过也倒是,但凡世间的爱情多不圆满,太圆满的结局虽然爽快一点,但并不真实,唯有缺失和遗憾才能让人久久怀念。想必多情的少年郎和重情的如懿亦是如此吧!可是,此时的如懿还是原来那个青樱,当初的少年郎已然不在。剩下的剧情,不知彼此的少年郎和弘历青樱能否在梦中遇见。一部《如懿传》,解读一代帝王夫妻婚姻围城,其中真意,悲欣交集,令人唏嘘,可悲可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