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田金双
田金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900
  • 关注人气:9,7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先生的花儿》:爱的花朵,诗意绽放

(2016-11-01 10:34:18)
标签:

《盛先生的花儿》

分类: 【文化时评】

《盛先生的花儿》:爱的花朵,诗意绽放

文/田金双

https://p.pstatp.com/large/102500010a0d8068a8a9

时间是借口,陪伴是回答。你老了,有我在。相比他片,《盛先生的花儿》是一部具有人文关怀的影片。

该片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情感之作,其讲述的更多是一种生命状态。颜丙燕饰演的棉花因为不能生育,被丈夫无情地抛弃后,来到城里打工,在情趣用品店打工的她本以为自己找到真爱,孰料感情升温之际,对方正房归来。棉花决定去做保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盛先生。而照顾盛先生的过程,则成为电影倾诉的主体。当然,此中不乏偏见、误会、争吵、和解,当一切当于平静时,我们才能看清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https://p.pstatp.com/large/102100028e66813d44d4

而之于王德顺饰演的盛先生,似乎也是一个悲情人物,年轻时的他下放到甘肃农村爱上了一个叫苗华的女子,孰料两人尚未完婚,就被迫回城,这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疼痛。因之,苗华也就成了盛先生内心念念不忘牵挂着的名字。而名字和苗华有些类似的棉花的适时出现,亦成为盛先生内心的精神抚慰。

《盛先生的花儿》感人之处在于,创作者并未简单囿于诠释故事本身,而是紧紧抓住影片背后的社会学命题:老人,外来务工人员,婚姻关系等等,所用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都变得暧昧不清。而老龄化问题,亦成为一个无法绕过的社会话题。片中有个桥段,棉花推着盛先生在楼下散心,街坊问盛先生这个女人是谁时,盛先生口齿不清却一脸幸福地说:“媳妇!”而后,他又强调一句:“我的媳妇。”幸福得有点儿令人心酸。

https://p.pstatp.com/large/102500010a5858e11004

影片中有段盛先生对棉花动手动脚的桥段:棉花怕洗澡后的盛先生着凉给他洗头发,盛先生紧紧地将头贴在棉花的胸口,棉花大惊失色推开盛先生,盛先生却像小孩子一样哭了。盛先生所谓的动手动脚,绝对不是年轻人身上的荷尔蒙分泌那么简单,而是,棉花的样子让他想起当年自己爱过的女人,那个名叫苗华的女人。尽管盛先生患上老年性痴呆,但那个叫苗华的女人永远是内心无法割舍的牵挂。所以,就整部影片的内容来看,棉花有时是棉花,有时是当年的苗华,棉花这个角色的身份在盛先生的眼里就变成暧昧不清、亦幻亦真合二为一的两个人。

身为近年来鲜明的主题深刻的影片之一,“花儿”在《盛先生的花儿》中更像推动剧情发展的主线或者说精神隐喻。影片中,棉花不经意地唱起了家乡那首《花儿》,盛先生眼前一亮开始陈述自己的爱情往往,当年,盛先生和苗华就是这样唱着《花儿》的,就因为一首《花儿》盛先生被遣返回京,明明深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所以,当年未能和苗华完婚,也就成了盛先生一辈子的牵挂,内心无法释怀。

https://p.pstatp.com/large/102100028ea9963d10e1

就整体上看,《盛先生的花儿》有种挽联歌般的氛围,人物内心世界更多孤独和悲伤。不过,相比他片,这部影片中更多悲天悯人的情节和气质。所以,影片最后,盛先生静静地躺在医院里,一切渐去渐远。棉棉打扮成苗华年轻时的样子,一袭红妆出现在医院里。盛先生幸福地笑着,离开了人世。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里,盛先生能否与自己心中的苗华重逢,一起合唱当年那首《花儿》?没有人知道。

换言之,整部电影绝非常规意义上的情感题材那么简单,更像一部与情感修复有关的心理治愈系。而之于如孩子一般单纯的盛先生,在爱情怀想中幸福地离世,那个叫棉花的女人最终也生下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相比他片,该片在整体风格把握上节奏流畅,结尾寓意更是令人深思良久。

https://p.pstatp.com/large/1064000640dc4c0b759a

综上,《盛先生的花儿》给人太多的惊喜,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一条小狗,棉花返乡在影片最后定格已然成为经典画面。棉花抑或苗华是有关情感归宿的隐喻,尽管最后找到的那条狗不是原来的喵喵,但小狗失而复得亦是一种精神回归。青春做伴好还乡,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朵花朵,诗意绽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