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且问世间哪有安心法门?

标签:
佛学《道士下山》 |
分类: 【文化时评】 |
《道士下山》:且问世间哪有安心法门?
文/田金双
《道士下山》是部好看的电影。这点,通过陈凯歌的一封情书《对你说》中的深情表述可见一斑。之于对电影的热爱,陈凯歌溢于言表。无边喧嚣过后,方显英雄本色。纵观中国电影大江湖,国术高手对决,之于颠峰之战,其实就是自己与自己对决,自己与自己内心对决。陈凯歌亦如是。所以,《道士下山》对陈凯歌而言,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铭记。之所谓,道士下山,有情则软,无欲则刚。
相比多年前那部垢病美誉各半的《无极》,《道士下山》反倒多了几分从容。此番,陈凯歌三年磨一剑,可谓在光影、特技、武打设计、演员表演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总体而言,《道士下山》说的是道士,演的是太极,讲的是情怀。只不过,悲情的楚霸王变成了叫喳喳的窦尔敦。陈凯歌讲述了一个与自己有关的故事。
话说一个不谙世事的小道士何安下,因为闹粮荒离开道观下了山,先是偶遇医科大夫崔道宁,而后卷入一场与“偷情”事件有关的谋杀案,历经一系列事件之后,小道士始以领悟到“人生只不过是上山、下山。”这个意境让我联想到李敖的《上山下山爱》,只不过,陈凯歌的影视文本远比李敖的爱情白描和肉欲调侃有趣且高雅得多。
公允地说,《道士下山》中各位演员的表演的确尽心竭力,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如果我们非要给该片中演员打分的话,张震的功夫表演可以打八分,郭富城道士之帅可以打八分,花瓶林志玲可以打五分,王宝强这个故事中贯穿全局的主线人物的演技来看,可以打个六分。
王宝为师父报仇强凿穿林志玲和吴建豪偷情的花船后,二人双双毙命,王宝强惊慌失措地跑到寺庙里不停地磕头。老僧王学圻静静地举起皮鞭,这一刻王宝强的内心充满“善与恶”的挣扎。佛经上说“忏悔的愿力能让枯树开花。”所以,在影片中,小道士对老僧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老僧王学圻说:“拿你心来,我替你安。”小道士颇为费解:“可我不知道我的心在哪儿。”这个桥段和禅宗公案中的“慧可求达摩安心”的典故如出一辙。只不过,慧可“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我与妆安心竟”,而王宝强则似懂非懂地内心迷茫。
小道士遇到那个到道观抽鉴求子的女子时,何安下梦见自己和这个女子疯狂地做爱,而后瞬间惊醒,内心堕入无端的虚空。所以,性意识刚刚觉醒的何安下急匆匆地跑到帅道士周西宇(郭富城饰)面前,大声地为自己辩解:“我只是想帮她!”而周西宇则不动声色地问小道士:“帮她!是慈悲还是淫邪?”而小道士则继续喋喋不休目光迷乱地说:“我不知道是慈悲还是淫邪,我只是想帮她!”
“帮她!是慈悲还是淫邪?”此话一语道出本质。佛法有云,善恶一念间。所谓善恶,爱恨情仇,乃至诸法万象,亦在一念之间。而这,正是佛法中一直强调的“缘起法”,且不管成败荣辱世间八法,发心远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如若小道士一个不小心,就可有可能堕入邪淫之境。
所以,在影片中,在避世躲避仇家的帅道士周西宇和小道士何安下的对话中,相继跳下富有禅意的语境和词汇:“不离不弃,不嗔不恨。”“心有定境,不住因果。”“一切都随缘而转。”这段对话,既像禅宗公案“野狐禅”中百丈禅师和野狐老人的交锋,又像自问自答。所谓“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亦是随缘而转,多劫轮回,一念之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士下山》亦是陈凯歌《霸王别姬》和《无极》之后陈氏怀情的精神延续。只不过,在悲壮的霸王变成了叫喳喳的窦尔敦,内心阴郁的张震来了,目光忧郁的张国荣不见了!而影片结束桥段中街头徘徊的那几只呆头鹅很容易让人想到姜文鹅城中那群左突右奔的鹅……只不过,可惜了那群好鹅啊!《道士下山》说的是道士,演的是太极,讲的其实还是陈凯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