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高颜值上阵,“硬电影”爆表

标签:
娱乐《赤道》 |
分类: 【文化时评】 |
《赤道》:高颜值上阵,“硬电影”爆表
文/田金双
相比港式警匪动作片,《赤道》显然走的是场面大开大阖、细节悬疑烧脑的路线。尤为吸引眼球的是,这部具有国际反恐、生化武器、谍战等元素的电影集张学友、张家辉、张震、余文乐、王学圻、崔始源、池珍熙等七款中韩男神于一身,可谓一部高颜值的烧脑片。怎么说呢,这部片子里出现的各色面孔,要型有型,有颜有颜,要性感有性感,要演技有演技,一干大牌男人集体上阵,分明是要带香港警匪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节奏。也正因之,我们对该片自然抱以超高的期待。
废话少说,就风格而言,《赤道》其实更像一部高智商大片。譬如说《剑鱼行动》或《虎胆龙威》。相比之下,如是的高智商大片中大都会有一个高智商的反派大腕出现。所以,在《赤道》中,如若你看到张学友、张家辉等人的演技和意外表现千万不要大惊失色。
与同类型的影片相比,此番,《赤道》可谓一上来就霸气外露,血腥暴力的枪械、飚车、动作戏,更似一部源源不断在喷发的荷尔蒙火山,不停地冲击着观众视听的极限。
在影片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其中的角色和人物个性。譬如,在这场与韩国秘密武器有关的竞争中,各色人物纷纷出动,每个迷局背后似乎都隐藏着更大的秘密。相比之下,片中人物的个性更是出乎意料,身为香港反恐特勤组长的男人竟然暴打女人,那个看上去一脸慈祥的咖啡老妈竟然掌握着全亚洲最劲爆的军火,而那个看上去很有学问温文尔雅的目光深沉的科学家,竟然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和经历。再加之内地商人或者说高官宋鞍不合时适的出现,让剧情变得更是复杂,整部影片的架构俨然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纵横交错,纷错复杂,其中的人性绝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人性的复杂程度和烧脑远远超出观众的想象。
不过,如果你真以为这仅仅是一部高颜值的“硬电影”,那就真的错了。在《赤道》紧张的剧情推进中,更多吸引人的,还有情怀。当张震饰演的那个冷血杀手金焘年出现在香港茶餐厅里,和老板娘默契对坐,聊着家事或偶尔会心一笑时,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感动。之所谓情怀满满,这个时候,除了“亲切”二字,你真的很难用“善恶”或其他词汇去形容人性。在影片中,张家辉饰演的香港反恐特勤组长李彦明走进茶餐厅恶狠狠地用“绑架”孙女恐吓老板娘时,老板娘无奈地随着众人走出门外,静静地望着前方用眼神微微示意,枪声过后,镜头渐渐倒下,世界一片血红,天空中没有一块云朵。这一幕,无疑是影片中最令人伤感的桥段,而之于影片中的是是非非、爱恨情仇,绝非一句简单的评语所能形容。
综上,在《赤道》险象环生的争斗和搏杀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是险恶,更多人性之变。譬如张震饰演的金焘年和文咏珊版张怡君的嗜血,张家辉和余文乐身上的铁血,王学圻版宋鞍身上的城府以及张学友饰演的肇志仁的深不可测,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影片中显得极其微妙而颇具深意。而之于影片的最后,亦非火车上设计的开放式结局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沉思。或许,没有答案,本来就是一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