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谁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标签:
《凤凰台》 |
分类: 【文化时评】 |
《凤凰台》:谁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文/田金双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对于“家园”的探索和精神追问从未停歇过。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村庄”正在消失,我们的“农村气质”正在消失,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看似繁华的城市,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相比其他文艺类型片,闫然执导的《凤凰台》是一部很有“农村气质”的励志片。这种“农村气质”既有对商业侵袭下农村人口流失的精神拷问,亦有对陶渊明田园牧歌农耕时代新时代的展望。应该说,该片能将农村题材拍得不那“土气”而又不失本份,不容易。
《凤凰台》是一种白领女孩回归家乡带领乡亲创业的故事,就故事而言,其实并没有大波大折、大起大落。如果说村口山间那个名为“凤凰台”的小亭子中的“鸡鸣三省”四个字是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牧歌式生活精神隐喻的话,《凤凰台》更发人深省之处则在于通过自己的影视镜头道出了时下中国式农村普遍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居夫妻、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如若谈及中国农村绝非简单用一个“穷”字所能涵盖的,不过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经济上的贫困的确造成了农村发展过程中普通面临着的难题,即分居夫妻、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而这恰恰是中国农村特色或者说“中国式农村”之痛。
在《凤凰台》中,一对生活在小山村里的中年夫妻分别到不同的城市打工,就连过年都没有回家,一对兄妹因为想念爸妈离家出走,走上了漫漫的寻亲路。而在破败的老房子里,年迈的老祖妈正泪眼婆娑地望着村外。看,这就是充满老幼病残现实生活中的农村,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已经开始破败的农村。
幸好,影片并未喋喋不休地复述某些人或一个村庄的苦难史,相反,通过一个都市白领的经历讲述一个只身回归农村的“创业故事”。在该片中,女主角因为父亲危突然辞职回到了曾经哺育自己的土地,却蓦然发现昔日不再,家乡在城市化的蚕食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越来越多的村民弃家而走。接下来的问题是:究竟应该回到生活还算优越的大都市,还是留在面目全非的小村庄。最终,这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女白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接过父亲身上的“重担”留在了家乡带领父老乡亲守护家园脱贫致富。
当然,女主角成为“村长”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不过,该片导演还是很乐观地给影片设计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一场偶然的车祸,女主角结识肇事者成败地替村民卖掉天麻,并建起了种植基地,男朋友离去后,女主角亦遇到了知心男人。在这个女村委会主任的领航下,那所破败不堪的春雨小学也变成了高高的楼房。
影片结尾时,越来越多的“叛逃者”相继回到了家乡,就连影片中那个背着包袱临走时气急败坏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也回到了村口。影片的最后,镜头从青山漫过,云在青天水在瓶,炊烟袅袅升起,随着镜头的和缓推拉,一幅安然的田园画卷渐渐舒展开来,似乎让我们回到传统的农耕时代。可以说,《凤凰台》通过女主角的际遭抒发了创作者对这块土地的大情怀,亦不失为积极向上很有正能量的阳光之作。
不过,透过《凤凰台》这部文艺剧情片,如若我们仔细观察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的话,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越来越多的农村背城市所蚕食,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气质”正在消失,我不知道这是农村之喜还是农村之痛。身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也许,有一天,就连我们自己都无力守护生我养我的精神家园。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站在麦田之外观望的精神守望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