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孩子都是小天使,人人都是活菩萨

标签:
《有一天》周迅 |
分类: 【文化时评】 |
《有一天》:孩子都是小天使,人人都是活菩萨
文/田金双
佛经有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公益电影《有一天》就是一部很慈悲的影片。毫不掩饰地说,这也是今年唯一一部将我“看”哭了的片子。这样的片子,你绝对不能仅仅用眼睛去看,眼耳鼻舌身意都会不由自主深陷其间。可以说,在处处充斥着名闻利养和投机分子的影视圈,这样真诚且干净的影片并不多见。
《有一天》共有9个温暖励志的故事组成,讲述9个弱势儿童群体追梦的故事。9个故事分别关注的是:贫困儿童、读写困难儿童、智障儿童、被拐卖儿童、盲童、肥胖儿童、聋哑儿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
佛法中经常说:“人人都是活菩萨”,公益电影《有一天》则是对这一精神主题的最好方诠注。在短片《秋扎》中,秋扎是个生活在藏区高原上一个年仅八岁的胖小孩,秋扎因为身体过胖身患多种疾病不能上学,经常跑到村口去拜呢嘛石。后来,他在清华大学来的支教老师的帮助下,每天气喘吁吁地来到学校,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练习发音,最后终于学会了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日常用语。在电影中,当清华支教老师教秋扎学“我爱你”时,秋扎一言不发,俏皮地向老师“啵”了一个飞吻。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瞬间让我的眼睛湿湿的。事实上,对于肥胖儿童来说,他们的生活或许沉重,但如果给他们多一些关注,他们也会散发光彩。
短片《礼物》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沙漠附近少数民族的孩子,这个孩子不能像其他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一样去幼儿园或上小学,每天他的本职工作除了放羊外,就是照顾自己年迈生病的爷爷。每天,他的开心事,除了用给爷爷打点滴的塑料管给小羊编“链圈”外,就是骑上自己的白马找附近另一个游牧家庭的小孩去玩儿。甚至,影片中两个小孩静静地趴在沙土上看小人书《哪咤闹海》中争论梳着小辫儿的哪咤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的情景都让我们想到自己日渐远去的童话。而短片结尾的桥段,主人公兴冲冲地如约而至骑着白马再去找小伴伙时,那个游牧家庭早已搬迁,沙漠的泥灶上静静地摆放着一本小人书一一小块儿磁铁。大风吹过,日暮黄昏,小孩孤独地站在那儿,目光中充满忧伤,夕阳如血。
在《礼物》中,有几个镜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两个小孩儿分手时,小玩伴说“咱们再玩一会儿吧”,主人公说“我得回去帮我爷爷撒尿呢”。镜头之一,天色未泯,小孩儿扶着爷爷去撒尿,爷爷一脸病容,孩子静静地斜倚着爷爷右臂上睡着了。而在短片的最后:时近黄昏,爷孙俩静静地坐在木栅栏上,静静地望着远方,爷爷一边捻着佛珠一边对孙子说:“我再看你爸爸一眼就该走了!”“诸行无常”,世俗凡尘,变化无常,生老病死,人终将死去,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他们的语言已经行将消失,但他们的文化依然是不一样的烟火。
作为一部“爱”的影片,在《有一天》这部公益影片中,明星们的表演功力纯厚,深入人心,孩子们的本色出演更是深情动人。相比其他影片,该片中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和人文关爱弥足珍贵。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并未紧紧盯住阳光的背面,亦未对生活给人带来的忧伤浓彩重抹,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满满的爱。对这样反映“爱和成长”的公益影片,我们的内心充满敬意。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人人都是活菩萨。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