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邦德变身文艺范儿

若说哪部电影在系列电影中不能错过的话,《007》系列绝对不能绕过。历时半个世纪,随着“我是邦德,詹姆士.邦德”这句台词的再次复述,007系列的第23部作品《007:大破天幕杀机》来袭,一举夺得系列最卖座之称,这也是首部跨过10亿标杆的邦德电影。
古典情怀,现代元素,如今50年了,当全世界的特工越来越新潮,纷纷用上高科技的时候,年过百半的《007》却悄然地披上复古风格的外衣,变成一部很有文艺范儿的英式西部片。复仇,童年阴影,双关猎枪,破旧的教堂,荒芜的草原,冰冷的湖水,正邪对决……古典情怀和现代元素交融,这就是《007:大破天幕杀机》中发生的故事。
尽管同为邦德,《007:大破天幕杀机》中的邦德较以前各个版本各个时期的邦德更有文艺范儿。相比之下,这部《007》把视角放在人物内心,更像是一个邦德前传,在邦德的身世、经历上浓墨重写,当然,这也是成熟后的007个性从容潇洒具有文艺范儿的原因之一。借一步说话就是:邦德变身文艺老青年,动作片向文艺片一路狂奔。
这部《007:大破天幕杀机》是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萨姆.门德斯执导的影片,剧本也被称为是最符合小说原著和最好看的007电影。007小说原著重视人物内心冲突、性格塑造和价值观提炼,这也成为50周岁的007系列电影探讨的新课题。《皇家赌场》是佛莱明爵士的第一部007小说,因此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007只是一个刚刚被提升的王牌特工,MI6需要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这次升职是正确的。从《皇家赌场》到《天幕杀机》,观众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英勇无敌所向披靡的模式化特工形象,而是一个在成长中的、会犯错,会自大、会失手的007。这也是第六代007在电影情节上的突破,至此007电影终于从虚无缥缈的浪漫主义过渡到了严肃沉重的现实主义。
必须一提的是,门德斯导演以善于把握和处理人物的情感关系著称,他特有的文艺气质也贯穿整部电影,不少影迷戏称浪子007成功转型为文艺007。而片中对007身世的探寻、英伦复古的气息、包括抛弃了高科技回归简单武器的设置,都让影迷感觉到007走下神坛变成了更有真实感的硬汉。
庄园、沼泽、守林人、猎枪、老爷车、手工机关、用高音喇叭放着歌曲的直升机,被火光烧成红色的夜空……这些多年前的电影元素在《大破天幕杀机》得以呈现。这种呈现告诉我们:危机之后,才有重生,怀旧背后,不失经典。此次,门德斯彻底洗去了“007电影”系列的轻浮腻味、向旧世界挥手作别,让邦德先生来到新世界。
也正因之,历时50年,尽管邦德先生身手不再,变得更有内涵。这个名叫邦德的老青年似乎用一种文艺青年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说:一切都会随着时间老去,惟有精神不会老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