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海戏金蟾中国式神话娱乐 |
分类: 【文化时评】 |
《刘海戏金蟾》:以民俗之名向传统文化致敬
文/田金双
近来年,影视圈流行两种文化:一是“武侠操”,二是“宫斗嬉”。如果说金庸武侠剧是“男人式童话”的话,“宫斗剧”显然是“女人的童话”。这两个伟大的影视剧种,就雷人指数和影视杀伤力来说,似乎总是那么容易让观众伤风感冒。
相比之下,中国神话或民间传说绝非此个案。譬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还有“刘海戏金蟾”……相比时下流行的“武侠操”或“宫斗嬉”,我本人反倒觉得,中国式神话和民间传说更接近中国成年男女和孩子的内心世界。
此次,拉风娱乐在业内率先领跑掷重金筹拍《刘海戏金蟾》显然来得恰到好处。在西方好莱坞魔幻大片《魔戒》和《哈里波特》和科幻主义大片《阿凡达》进攻中国市场之时,毕竟,来而不往,非礼也!至少我们的影视剧已经盯住中国神话传说这个领域,意欲借助“中国式神话”迎头反戈反击,至少给观众一点颜色看看。
仔细翻看《开天辟地史》,还有《山经经》、《博物志》……历数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国式神话”其实不可谓不多,除却老版《西游记》、《封神榜》等优秀的作品外,精品寡见。而“两条腿的人好找,三条腿的蛤蟆难求”这一民俗背后的故事更是和影视人擦肩而过。
据考证,刘海戏蟾的故事,最迟在北宋时就已产生,北宋词人柳永曾在《巫山一段云》写过“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这样的词句。而《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更有 “刘海蟾,名元英。……或曰:元英本名海,尝以道力除蟾祟,故称为海蟾云”的记载。在民间,“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更是有八、九个版本。“刘海戏金蟾”这一民间传说深入人心可见一斑。
在民间传说中,“刘海戏金蟾”背后的爱情故事大众耳熟能详为人所津津乐道,刘海和胡秀英的爱情经历更是成为情感美满和幸福的象征。而故事中的“三足金蟾”更是衍化出“两条腿的人好找,三条腿的蛤蟆难求”这一民间俗语。“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三足金蟾”也因之成为经商的吉祥物和财富的象征。可见,“刘海戏金蟾”的故事若改拍成影视剧,委实有着不小的影视杀伤力。
如果说《山海经》是中国称世珍贵的充满玄奇幻想、备载丰赡的百科全书式文化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天文、古代神话、巫术、地理、气象、动物、植物、考古、医学、海洋学等诸多方面知识的话,拉风娱乐此次重磅筹拍的亚洲神话大戏《刘海戏金蟾》无疑是一集集中国神话、民间传说之大成的“中国式神话”。
譬如,《山海经》开篇《南山经》中第一篇就有“九尾狐”的出处和典故,九尾狐这种上古动物,兼具灵兽和神兽的神韵。有趣的是,《刘海戏金蟾》中除了“三条腿的蛤蟆”,剧中又多出九个漂亮的狐狸精!这也是“刘海戏金蟾”抢占市场先机被看好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中国男人骨子里太多的“狐狸精”情结。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比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比如某书生爱上女狐狸,然后……又是一场风花雪月、海誓山盟!Good looking people on two legs, three-legged frog is Hard to Find!《刘海戏金蟾》,一个刘海,一个金蟾,九个有趣的女狐狸,以民俗的名义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