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博有鬼《谁谁》阿q娱乐私塾明星书院田金双娱乐 |
分类: 【泛娱乐时代】 |
《@谁谁》:微博时代阿Q的白日梦
文/田金双
微博,是网络时代的作业本,更是准公开的私人笔记。在电影剧《黑冰》中,大毒枭王志文一往情深地抒情,“你看,那只鸟是不是从辛弃疾的词里飞出来的?”这话套用在微电影中无疑是,“你看,哪个红人不是从微博中飞出来的?”
如果说《微博有鬼》系列微电影之《目击者》是悬疑片的话,《私信》则是惊悚片,而《@谁谁》无疑是生活片。相比前两部微电影中的惊悚、悬疑元素来说,《@谁谁》中的平民主义、草根情结和网络表达可以称之为“微博时代的平民教科书”。
微博是个大江湖,每个平民或草根主义者都很有可能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常猎艳,纵便在微博面前是一个具有狂想主义的阿Q。在微电影《@谁谁》中,主人公“要加V”是一个富有神经质的雄性“微博控”,这个自喻为“资深好孩子”的家伙狠狠地冒充了一把王朔(王硕),用嬉笑怒骂的网络语言和幽默犀利“愤青”之语引发媒体和公众的非常关注。然后,正当这个“犀利哥”一夜走红后,却陷入重重玄机……
微博是剂毒药,可以杀人,亦会自伤。事实上,在微博面前,每个都有可能真实或虚构。每个人,都可以做一场春秋大梦或白日梦!故事的主人公“要加V”也一样。该影片通过一个小人物大梦想背后看似荒诞而不经意的非常际遇,将微博乱象和网络众生谱解读得淋漓尽致,让人在@作业本、马甲、王朔、王菲、姚晨、挂V、僵尸粉、明星枪手等词汇中会心一笑。
微博真的有鬼吗?如果微博有鬼?那么这个鬼绝究竟是中国古典式的孤魂野鬼还是西方的僵尸或吸血鬼?其实,这个“鬼”一点都不简单,它的名字叫“人心”!《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微博,也一样。
毫无疑问,故事还未完结,微博有鬼,“爱他”谁谁,《微博有鬼》阐述的只是“群体心理学”一个小小的侧面,而这个故事的背后让我们洞察的——是“娱乐至死”、“乌合之众”这两个媚俗词汇背后的人心或人性。
我发起了一个投票【电视剧《宫》《后宫》《宫心计》最爱哪个明星演的角色】,地址:http://t.cn/ShFoVh
2011-10-30
我发起了一个投票【《后宫》对食篇~这是哪位太监写给宫女的情诗】,地址:http://t.cn/ShqhCu
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