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雪“卖艺救母”是如假包换的炒作

标签:
桑雪卖艺救母被逼退役炒作娱乐私塾田金双娱乐 |
分类: 【泛娱乐时代】 |
桑雪“卖艺救母”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炒作
前奥运会跳水冠军桑雪“卖艺救母”事件再升级!昨日,有网友以桑雪前队友身份在天涯、猫扑等论坛爆料称,当年年仅十六七岁的桑雪退出国家跳水队其实另有原因——因为与队内某领导关系不合,开罪了领导的桑雪由此被迫退役。
这条消息随即被各大网站推上头条位置,引来众多关注。其中,不少网友对中国跳水队的所谓“黑幕”义愤填膺,对桑雪的境遇表示了极大同情。
不过,在众多网友对桑雪表示同情的同时,娱乐私塾创始人、明星经纪人,中国传媒大学娱乐策划人进修班创始人、主讲教授田金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站在了少数人一边:“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场不折不扣,如假包换的炒作!”专题撰稿记者
陈学超
A
本月中旬,2000年悉尼奥运会双人跳水冠军桑雪出现在浙江卫视一档选秀栏目的15人名单中。栏目组称,桑雪此次走上选秀舞台的主要原因是要给生病的母亲更换心脏起搏器,让其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随后,更多关于这位早已消失在公众视线中的前奥运冠军的消息接踵而至。很快有媒体爆料称,桑雪在退役之后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是很好,曾先后做过文员、咖啡馆服务员以及帮人抄抄写写和打字的工作。
“桑雪在我们看来实在算不上什么明星,她太微乎其微了。”田金双说,按照惯例,娱乐圈的艺人大体可分为1-20个等级。其中,“10”以上的艺人可以称得上明星,17、18级以上的则可以称得上是国际明星,“如章子怡、巩俐等。”
而桑雪在这个等级划分中,基本上处于“11”左右,“也就是勉强称得上是明星。”
在田金双看来,桑雪之所以还“勉强称得上是明星“,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对其体育明星身份的社会认同,如果将这个标签光环撕去,桑雪在娱乐圈里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人。“甚至连新人的优势都不具备,因为桑雪除了外貌还算说的过去之外,音色、音质等方面她甚至还不如平常的新人。”
因此,如果要想从体育明星转换为真正的娱乐明星的话,知名度不高的桑雪就必须通过各种非常规手段来博上位,“这是她和她的幕后团队所必须做的。”“所以,他们打出了‘卖艺救母’这张牌。”
“这在娱乐策划里叫做亲情式营销。”田金双称,研究表明在针对国人的各种娱乐策划和营销中,“亲情式营销”被认为是最能获得成功的方式之一,因为这种营销方式容易博得受众的认可和同情。“你可以注意到,这张牌打出来以后,桑雪通过所谓亲情获得了同情,而这同情带来的就是眼球和关注度。这正是她和她的幕后团队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不过,在“卖艺救母”这一消息传出后不久,包括桑雪本人和浙江卫视的这档选秀类栏目都先后否认曾经表达过这一观点,并称“实在是不知道这消息是怎么出来的。”
对此,田金双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一点都不意外,娱乐策划讲究‘正奇虚实’。所谓‘正奇’是鬼谷子讲的正不如奇,‘虚实’则是孙子所讲的虚实相间。只有这样,才能制造更多的悬念,吸引更多的关注。”
B 桑雪不会回应“被逼退役”
昨天,关于桑雪“卖艺救母”事件爆出更多猛料。在天涯和猫扑等热门论坛,有一位自称是桑雪前队友的人士语出惊人,据他说金牌内定的话题早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克扣队员奖金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桑雪曾经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双人跳水冠军,获得了国家奖励的8万元奖金,实际拿到手里的钱却只有1万元左右。以当时16岁的年纪和高超的跳水技巧,本来桑雪是可以留在跳水队的,但是因与某位领导关系不和才被迫选择离开。
此爆料一出,关于桑雪的话题再度升级。不过,在田金双的观点中,这仍然只是桑雪与其幕后团队为将桑雪彻底打造成娱乐明星的步骤之一。
田金双将这一方式定性为“事件式营销”,或者叫做“幕后式、爆料式营销”。“这是娱乐圈里最常见不过的一种营销方式。”田金双告诉记者,为了达到吸引关注度、提高知名度的目的,不少策划团队会采取类似的炒作方式,即“以知情人而非当事人的方式,通过论坛等方式大爆所谓幕后新闻”。“类似新闻90%以上都是刻意制造的新闻。”
田金双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在他看来“桑雪被逼退役”的新闻完全符合“事件式营销”的特点:“有所谓知情人、有所谓猛料,同时还是通过论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一爆料所获得的社会关注度很快就转换为了社会新闻,而这种娱乐争议式的社会新闻必将带来更多的关注度。
同时,田金双还对这一事件的走势给出了相当肯定的判断:“无论这件事是子虚乌有或是真假参半,桑雪和她的团队也都不会做出表态。即使回应,也不会是是或者否之类的回应,最多是个模棱两可的态度而已。”因为“爆料不是目的,他们绝对不是为了说出这个事件而说。”
巧合的是,昨天记者曾数次拨打桑雪在其博客上留下的手机号码,均未得到回应。同时,记者注意到,桑雪也在昨天“及时”更新了自己的博客。不过,在博客中,她并未对网友爆料做出任何回应,只是称自己不会放弃,无论如何都将坚持下去。
C 电视台亦参与炒作
“浙江卫视的这档选秀栏目肯定参与了其中的炒作,这点毋庸置疑。”谙熟娱乐策划的田金双认为,如果将桑雪事件视为一场娱乐营销的话,桑雪、她幕后的团队以及浙江卫视的选秀栏目则组成了这场整合式营销的几大环节。
“在这些集体秀中,观众参与其中,支持也好谩骂也好,最终都在不知不觉中为这些炒作买了单。”田金双感叹。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