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贵妃》证明尤小刚比易中天更有史学价值

(2009-09-30 17:36:29)
标签:

尤小刚

黄秋生

《杨贵妃秘史》

易中天

价值

娱乐私塾

娱乐

分类: 【娱乐评论】

《杨贵妃》证明尤小刚比易中天更有史学价值

 

/田金双

 

 

    近日,尤小刚《杨贵妃秘史》爆出主演黄秋生质疑台词事件。黄秋生称“黑帮老大”、“蜜月”、“浪漫”等台词从唐玄宗之口说出很雷人。而后,媒体纷纷曝出《杨贵妃秘史》时髦台词让人大跌眼镜等新闻。我认为媒体的曲解不乏断章取义之嫌。

 

    《杨贵妃秘史》的编剧是知名作家张建伟,剧本三年磨一剑,故事堪称经典。此前,我看过该剧的剧本,该剧剧情无论就史实考据还是故事情节上,张力十足。而这,亦符合导演尤小刚此前拍摄“秘史”系列的一贯风格,即“大史不虚,小事不拘”的影视原则。

 

   细细历数,屏幕上的历史剧不可谓不多,要么,流于历史背后的肤浅的“野狐禅”,要么,流于大背景大年代背后的形式主义。在此意义上,尤小刚导演的“秘史”系列恰恰打破这一作风,给时下媚俗的历史剧注入些许新意。

 

    有网友质疑《杨贵妃秘史》台词中“蜜月”、“浪漫”一类的词汇“雷人”,我倒觉得这类词非但无伤大雅,反而为这部历史剧增添了趣味性,毕竟,尤氏“秘史”系列在台词风格上一贯如此。借用尤小刚导演的话说就是在遵从“大史不虚,小事不拘”这一史学前提下,“故事一定要好看”。细想一下,历史剧的受众群是现代观众,如果《杨贵妃秘史》中延用大段大段的文言文“之乎者也”,观众看着肯定不爽。相比之下,以现代、人文的视角解读一部部历史,恰恰是尤小刚导演的智慧和超人之处。

 

    尤小刚的尤氏风格,不仅让我想起2006年现身“百家讲坛”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众所周知,易中天素有“麻辣教授”和“学术超男”之称。他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喜爱采用现代的视角、通俗的语言从而受到观众的追捧,如“诺,相当于现在的OK。(讲汉朝人为何总说‘诺’);“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抽象一个老板(解释谋士的定义)”。

 

    因之,身为历史学者、作家,易中天一不小心就以个人化而符合大众的话语赢得大众的热捧,本来做做“平民学者”,不想却成了“大众情人”。

 

    相比易中天,身为金牌历史导演,尤小刚“三年磨一剑”,在各色导演中堪称“历史学者”,对公众的影响力在影视领域无法颠覆,却遭到部分人的苛薄的指责。殊不知,尤小刚的历史剧远比那些热衷于捏造历史无厘头人士有份量得多。《前清秘史》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

 

    看来,尤小刚真是不容易,一边是忙于“秘史”创作,一边不得不和媒体解释,委实用心良苦。不是么?“大史不虚,小事不拘”,我们需要的是可看性的秘史,而不是死板的历史,只要剧本故事好看,语言风格有据可查,且符合当下语境,本身就是一种影视进步。

  

    化蛹成蝶,始以大美,而破蛹成蝶的过程也许很容易被人误解或曲解,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令人震憾之美。也许,尤小刚拍摄《杨贵妃秘史》的过程中痛苦、富有争议的,开始你会感到恐怖或质疑,但最后的结果是“故事很好看”。《杨贵妃秘史》刚刚以现代视角解读史学,就有人大肆质疑,而质疑的人恰恰看到的是破蛹成蝶痛苦的刹那。

 

    谣言止于智者,因之,我想尤小刚对此远不必去解释什么。等到《杨贵妃秘史》上映“化蛹成蝶”时,一切自见分晓。

 

 

 

 

                                      链接:娱乐私塾官方网站

 

 

 

  

 

 

 

《杨贵妃》证明尤小刚比易中天更有史学价值

专题:娱乐私塾向不良娱乐宣战

娱乐私塾招生

 

 

注:文章转载需作者授权,田金双工作室及娱乐私塾电话:010-87510705;娱乐私塾报名QQ:1024496053(注明事由);MSN:tianjinshuang@hotmail.com(注明事由),个人QQ:1024496053(注明事由),个人邮箱:voice2@163.com ;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