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棋友因“王八段”的谐音而产生俏皮感,其实,我也与各位一样。关于那谐音的来历,似乎是这样的(我没有考证,若说得不对,请方家指点):过去,将孝,弟(加树心),忠,信,礼,义,廉,耻视为“八端”,这八端,必须铭记,绝不可忘。社会中,最不成的人,就是那种忘记八端即“忘八端”者。就这样,“那谐音”,产生了。
哦,每次棋友们称我“王八段”时,我是视为正常的称呼甚至是尊称的。
今天,在农心杯的第一局中,王磊同志(吼吼)输了。我尚无时间无条件看棋,学棋(刚从大兴溜回家)。回头若有学习心得,再向各位汇报。
不过,昨晚做了农心杯开幕式的司仪,倒是想对崔哲瀚九段议论几句。
昨晚,韩国棋院人士先是请王磊与羽根直树上台进行了采访,然后又采访了崔哲瀚,在谈到自己的棋力时,这位世界棋坛最优秀的弱冠棋手之一,棋风极显狂傲的少年,却先说:“其实,站在我旁边的王磊,羽根,他们的棋都比我强!”
去年,应氏杯赛的闭幕式,我作司仪。当然,仪式大厅,喜气洋洋。领亚军奖后并致辞的崔少年——刚刚输掉了40万美元头衔的崔少年,他说:“我一进来,就发现大家都很高兴。说实话,你们高兴,我就高兴了”。当时,我内心涌起了感动。
围棋,就是文化。胜负,绝不能代表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之强调胜负,潜意识中,是为了使其增加悬念,更好玩。换一个角度来说,一个虚心——而傲骨——的人。恰恰具备了赢得更多的胜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