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元blog
王元blo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76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体会之八

(2006-08-12 11:32:54)
   日前,王檄先后击败刘昌赫,张栩,李昌镐,夺得亚洲杯快棋赛的冠军,可喜可贺。尤其是胜李昌镐这一局,堪称压胜。该局,在序战阶段,棋盘上方的李氏“拆二”,被王漂亮的从里面挖空,堂堂李九段,出现了两个刀把五和一大串单官的综合愚形。这就象易中天说到的“黄巾军”,有士兵,有家属,甚至还有耕牛!这样的军队,可以想象,确实难以作战。后来,王檄的白52扳头,黑53不敢反扳而只能跳出,令人想到“落荒而逃”。这棋,王檄已然占优。也许,之前的“李氏拆二”的黑15,应于白10一子的上头靠压。祝王檄再接再厉。
  
   格言说:“两活勿通”。
  
   对“两活勿通”,顾名思义,就是不要把两块活棋连上。更准确地说,是不要将其“单官”连上。
  
   围棋中的“两个眼的活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类比的,因为现实生活中,万物均可变,但围棋中的“两眼活棋”,却古不变——这恐怕是棋中、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变”之一吧(桥牌中的将牌A,必然最大,想“投入”都不行,这也为“不变”)。所以,两块活棋的连接,根本没有“以弱变强”的问题,根本没有价值。在军事上,两支部队的呼应、汇合,必然有更大的力量(这与另一围棋格言“动须相应”的意义相同),但棋中的两活相连,徒然浪费一着棋而已。
   
    “两活勿通”,其实质,说的也是一个效率问题。反过来讲,对方的两块活棋,也不要去“断”。将此作些延伸,便能对“断”,多一些思考。棋友们都喜欢一断开战,但须知,“断”,其本身一定是“单官”。假如,一个断点,己方可断对方可粘,这一出一入,竟为两个“单官”,如此,为何不用别的方式迫使对方去“单官”连接(己方又获一着棋的权利)而要自己“单官”去“断”、“断”的战果却一点也不知道呢?
 
    “棋从断处生”,是又一格言。有时,确实会因咔嚓一断而两块吃一块,或因断而战,造成大局上的牵制,解决一些在别的局部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一块虚空,本身围不胜围,但若因别处的一“断”,形成的战势,可借势将这块虚空夯实)。然而,对棋友来说,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强化“一着棋的价值、效率”的认识上,在“单官”切断之前,三思而行,我认为,这对提高棋艺,更为有利。
 
    职业棋手,随时都会出现大龙遭屠的错误,但他们永远都不会把两块活棋连上,因为这“两活之通”,罪莫大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习体会之七
后一篇:与网友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