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擂台:中国联通无招胜有招的独孤九剑
(2008-10-30 21:28:25)
标签:
联通杂谈 |
通信展上,中国联通一如以往的摆出不小的展台,也是和以前一样的不显山露水,锋芒隐藏在另外两大运营商的光芒之下。中国联通自成立后,也曾经雄心勃勃、奋发图强,发誓要把皇帝拉下马,不同的是最初的江山是姓“中国电信”,后来天下成了“中国移动”。不得不慨叹,中国联通革命了一遭,抛头颅洒热血,可最终坐江山的都是别人,啥时候“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
后来,中国联通逐渐学聪明了,不再当那个出头鸟,在看起来“不争气”的市场策略和发展规划的表象下,扎扎实实的采取跟随,亦步亦趋,虽然好像步步倒退,可在我看来,中国联通如能有定力当好中国通信市场上的“探花郎”,也不能不说是个上上之策。
这几年,中国联通开始整理品牌体系,逐步清理了过于繁杂而区隔很小的资费套餐,将原来套餐领路、卡名优先的无品牌归纳为几大在市场上符合特定用户需求的客户品牌,高中低端产品体系和分级服务体系得以完善。目前,四大品牌在名称、功能、价格、服务、目标人群和内涵上都有着比较明确的区隔。如,新势力在一些地区和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品牌形成了有力的竞争。开窍的联通有意识的从没有练好的双手互搏中解套,最终将CDMA这个可能的鸡肋抛售给中国电信,自己得到了真金白银。最为突出的是,中国联通在全面跟随策略时,却率先将网上营业厅全国统一,这种全国集中式建设的系统显然会在未来给联通带来足够的竞争能力甚至可能是令人惊讶的先发优势。
重组之后,中国联通整体实力处在第三,但在移动通信领域和固网领域却都处在第二的位置,指望依靠3G而在不远的将来一朝咸鱼翻身也并不切合实际。马继华认为,这样的战略态势下,面对咄咄逼人试图东山再起的中国电信和实力超群独孤求败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最好的策略仍然是韬晦之计,坚定的采取跟随策略。如果看准了机会,在某些优势点上可以后发制人。这就如《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中国联通使用并不华丽却很实用的破剑式,无招胜有招,也许会在武林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武林前辈说,学剑主要就是两点:第一要能先看出对方剑法中的漏洞然后自己再出招,第二用剑越快越好。天下剑法都有漏洞,令狐冲先看对方剑法中的缺点,然后再后发先至,攻击对方的漏洞以获得胜利;但抓住对手的漏洞也并不容易,东方不败虽然有漏洞,但是东方不败的招数变化太快,当你看到漏洞出手时,东方不败已经变招了,原来的漏洞就不再是漏洞。
如果没有一定的武学修为,就根本无法看清对方的漏洞。事实上,你看漏洞的能力和出招的速度,取决于你原来的武学剑术内功的基础。令狐冲几乎是个天才,在真实的武林世界里,这样的功力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正确的武学观来支配武学修为,要系统的学习各门各派的招法来增加经验值,要有强大的内力来支撑后发先至,再加上难得的天分资质、不可求的机遇,加以时日,才有可能体会到“无招胜有招”,以“无招胜有招”制敌。
中国联通经历多年的苦苦抗争,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市场上拼杀经年,夹缝中求生使得联通的意志力与生命力毋庸置疑,如今多次折腾后的联通人才队伍也会如长征结束后的红军精英一样个个身经百战,一以当百。中国联通一直全业务运营,在三家运营商中全业务经验最丰富,吸收了中国网通固网资源以后,全业务方面应用更会得心应手。这些都使得中国联通能够有充分的内力来继续采取稳定扎实的跟随策略,甚至可以在部分市场后发制人蚕食到优势地位。
中国联通要使用好独孤九剑,达到无招胜有招的目的,还需要有效的进行内部整合,练好内功,特别是与网通资源和文化的吸收融合。一个能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后发制人、出奇制胜、看似平淡无奇的中国联通才是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