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蜡烛”且莫变成“榨汁机”

(2009-09-10 08:58:45)
标签:

教育

 

    今天是教师节,我向全天下的值得尊重的教师致敬!

    我出生于教师家庭,本人也曾两度当过教师,深知教师的艰辛与品位,因此如果在我文章中有一些对教师不利之微词,请大家相信我决不是故意的。

    人们过去常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歌颂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说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伟大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就象鲁迅所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师的“蜡烛”形象开始打折,开始变成了“榨汁机”了。

    “蜡烛”与“榨汁机”有什么异同呢?

    蜡烛是由软心的蜡制作的,制作的工艺非常简单,没有任何机关,就是在蜡棒中穿了一根线,正因为其结构简单,因此它在燃烧自己的时候,没有动任何心思,燃烧自己而照亮了别人,蜡烛连流下的泪最后也燃烧殆尽了。

    榨汁机则不同,它是由坚硬的钢铁制成的,且内在机关很多,弯弯绕很多,它的任务不是燃烧自己,而是为了榨取果蔬内在之汁。

    蜡烛与榨汁机的共同处在于,他们都是在向外流着液体,蜡烛流得是自己的身体,而榨汁机流的是别人的身体。

    教师比作蜡烛,这种比喻也许都老掉牙了,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为何要把教师比作榨汁机呢?

    原来,老百姓就是那果蔬,老百姓如今经历了种种的挤压,住房、看病、银行、商贩,这些人都在一把一把地,将老百姓并不是很多的血液挤走,本来想着,孩子上学读书,不会再有什么挤压吧,可是没有想到,昔日受人尊重的老师,如今成为榨汁机。

    老师们在课堂上不认真教课,而把他的那些“独门秘笈”拿到课外,拿到假期里,办起了所谓的“奥数班”或者其它类型的培训班,你如果不想让你的孩子落下课,你别无选择,只好报名,至于价格么,这要由老师自己来定了,每节课50元,爱听不听!

    这下子,家长傻眼了,老师高兴了,可是在他高兴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社会的芸芸众生,已经对他的行为在指指点点了,说他成为“榨汁机”了。

    当然,“蜡烛”也好,“榨汁机”也好,都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任何比喻都毕竟是比喻,所以我所说的这种情况,不是普遍的,所以也希望大家别对号入座,更不要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