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与道-----由道解易(2)

(2009-08-16 03:32:32)
标签:

文化

 

《易经》被儒家视作经典,但诸子百家是不同意的,因为《易经》是一部哲学经典,被奉为“群经之首”,各个学派似乎都可以从《易经》探究出他们的源头,因此如果单单将其视为儒家经典是不准确的。

《易经》中虽然也多次提到“道”,但是都没有对“道”进行系统说明,相信老子作为周朝的图书馆馆长,是一定会读到《易经》的,老子从《易经》中不起眼的一个字“道”,发挥开来,写出了惊世骇俗的《道德经》,想必是受到《易经》的启发的。

《易经》中的第一卦《乾卦》说到了龙。我们知道,“龙”这个事物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中国人发明了“龙”,是一种图腾崇拜,既然是没有的事物,就很容易使我们想到了“道”,因为“道”也是没有的,你在哪里去找到“道”这个东西?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里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就是道,这就是抽象的道,而《易经》中所说的“龙”,虽然看似如在身边,其实也是一种抽象之物,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易经》中的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易经》中所说的六条龙,可以用来解释人,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现象,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这么一个发展过程,那就是潜伏阶段-初显阶段-运作阶段-起效阶段-成功阶段-盛极而衰阶段。

这六个阶段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量变质变、肯定否定、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龙”与“道”的相似之处:

1、二者都是被人们认识的,但在现实世界中并看不到的;

2、二者都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

3、二者都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哲人的重视,并成为世人崇拜的对象;

4、中国因为有了老子提出的“道”而形成了道家,并进而创建了道教,而中国人并没有创立“龙教”,这也许是因为西方人把中国龙形容成一种凶恶的动物所至,也许因为在地球上的白垩纪存在着恐龙的缘故,但是在中国虽然没有形成“龙教”,而龙文化却非常发达,而且在民间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道教。由此可见,一种文化的影响是否深远,跟少数精英的有目的传播关系是不大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