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家中暖气停了,好在天气在逐渐升温,不然这过渡期的清寒滋味也不好受。
今天是报纸排版的日子,之前的那位美编美女因为找到了一份新的稳定的工作,因此就不到我们这里来“打游击”了。我及时启动备用方案,另外找了一位熟悉我们报纸风格的美编来填补,她人很灵活,一点就明,报纸排版的速度感觉比以前还快了很多。
每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感觉日子过的挺快。昨天下午下班时,我忽然想到了自己小的时候,在家门口和妈等着爸爸下工回家的事情。爸爸那时干泥瓦匠,村里在市里包了活,村里的建筑队就到市里去干工程。爸爸骑着自行车去,车把上挂着一个黑色的皮革包,里面装着手巾、饭缸、瓦刀等,因此在土路上骑起车来叮铃哐啷地响。当暮色来临的时候,我和妈还没看到爸爸骑车的清晰身影,倒是那哐啷哐啷的声音先传过来了。爸爸有一个特点,无论是干什么工作,比如泥瓦匠、传达室看门,他都很神圣地对待,这让我们觉得无论是干啥都得尊重它、自己都得像个样子才行。爸爸上班时穿的整整齐齐,随身带的包收拾好,兴致勃勃地出发;下班时回到家,看不出什么疲惫来,进门洗手洗脸,然后坐下吃饭,给我们讲这一日他干了什么,别人说了些什么事情。我还记得爸爸在干泥瓦匠时,回来给我们讲工地上的一位女工程师如何斯文,但说话又如何有气魄。这引发了我的联想,想象中这位女工程师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带着安全帽、手里握着一卷图纸,在一群男同事的簇拥下,边走边说,指指点点,表情严肃但不失女性的灵动。因此,当老师在课堂上询问大家将来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成为一名工程师。这引起了同学们的羡慕,因为八九岁的孩子好多还不知工程师这个词汇,更不知工程师是干什么的了。
爸爸在饭桌上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这使我觉得爸爸不仅是位泥瓦匠,而且是孩子们理想的指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