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烂柯山·后逼》
梁谷音饰崔氏
邢岷山饰朱买臣
2009年1月,应上海昆剧团之邀,赴沪为计镇华先生的“昆曲艺术传承专场”助演。计先生乃当今昆曲界须生翘楚,也是我崇敬已久的老师。能与计师同台,实乃心中期盼。奈何我离开昆曲舞台整整20年,乍返氍毹,内心之惴惴可想而知。
第一天,我提前半个多小时来到排练厅。勒起水纱,穿好褶子,挂上髯口,蹬上高靴……一切准备停当后,便开始在屋里转磨,东看西看地找感觉。转行20年,虽不少在排练厅里混迹,可大都是看别人练。心情好时,免不了指手画脚地在台底下不负责任地一通乱褒贬。痛快是痛快了,可犯下的口业,今天终于遭报应了!
上海的这场《烂柯山》也并非我20年来唯一一次登台。08年1月,我也曾去香港为姐姐的昆曲专场助演过此剧。当时恰逢我在横店赶拍《赵丹》,连续三个多月每天只有几小时睡眠的大工作量,兼之隔三差五还得呼天抢地地大演激情戏,人已经到了心力交瘁、苟延残喘的程度,嗓子的状况就更别说了。秉着爱惜羽毛的私念,给姐姐去电话,猛打一阵退堂鼓。姐姐柔美的声音又一次响起:“跟香港文化中心的合同一年前就签好的,不能改了”!没辙,知道什么叫以柔克刚了吧?再说,人家那儿是法治社会,咱这散兵游勇这回算是遇见真秀才了!
只有两个半天的排练时间,第一个半天还在忘词。
这次大不同了!当着如来佛的面,猴子再泼,也得收敛收敛!
下午1点半,计老师端着茶杯准时到场。他有条不紊地沏着茶,那气场令我恍然回到了20多年前,感觉一下子就回来了。
“开始吧!”
计老师澹然的神态,好像站在他面前的我,是每天泡在排练厅里的“昆三班”学生。
这就开练啦?也不知道安慰我两句,真是的!
啥也不说,练活!
像小时候一样,一个字、一个动作地抠,决不手软!
两个多小时下来,大冬天,整出一身汗。
想想那些守在老师身边的学生真幸福,举手投足都有高人指点。我们小时候也很幸福,可往往身在其中,就不懂得惜福了。
第二天,梁谷音老师到场。一通下来,梁老师说:“勿错嘛,蛮熟个嘛,嗓子也有,侬没问题了。”
但我知道,习惯了镜头前内敛的表演,猛地站到舞台上,不是想外化就外化的了的。
第三天响排完,我自信满满地对计老师说:“给我一、二十场,让我把台唱熟了,我敢说我绝对能让您满意!”
计老师一贯的冷幽默:“没介许多,通共这一场!”
暴笑……
很享受这排练的过程。
我早已是昆曲的槛外人,因此结果的好坏、观众的好恶于我而言,真的不重要了。我更看重戏曲这种特有的如父如师、口传心授的氛围。这么多年的交往,我也太了解计老师了。艺术家的清高与执着、聪明人的敏感与细腻,他占全了!为了他,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现在,视频放在这里了。说实话,要按我过去对一切自己看重的事力求完美的个性,我一定不会这样做。因为,再努力,毕竟来不及补救20年的荒废。可现在我不会这么执着了,只要我真的努力了,就都够了!
更何况——我心里明白,如果我要,给我时间,我会是最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