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儿子,因为要照顾他,通过不断地学习,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了解的医学常识。有一件事,使我觉得很有意思。有资料显示,小孩子发烧,体温每升高一度,他的免疫力就会提高一倍。而此时,如果大人一味地用退烧药,往往会令孩子失去一次难得的增强体制的机会。我在叹服于人体机能的玄妙之余,思想却滑到了另一个领域,那是有关于学习的。
正如人的免疫系统是靠自己一次次生病而变得强大起来,知识也是从一个个字、一页页纸的堆积而变得深厚起来。人需要自学。第一步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字认懂,这是基础;第二步是读历史积淀下来的一些人文古籍。为什么只能是古籍呢?难道现代人的著作就不值一提吗?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步——当前两步走到一定远,人才会磨砺出一套对事物认知的自我思辨能力,这种能力是高贵的,也是水到渠成的。当一个人具备了这个能力,你才可以够胆去读一些近现代的作品。正如孩子生病是不能用成人药品的,即使用,也要严格掌握剂量。读近现代那些良莠不齐的著作,是需要配备一双“法眼”的。而处于知识幼年期的人来讲,良药用不对,是会埋下隐患甚至落下残疾的。
然而,现在的人大多浮躁,凡事求快,恨不能一口吃出一个胖子。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人们往往忽略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化应时而变成了快餐。固然,人人都有向学之心,是一件好事。可诸如一些从没看过《论语》、《史记》的人,不说自己先去书店买书,然后回家老老实实地通读几遍。而是选择坐在了电视机前,张着嘴,瞪着眼,支棱起耳朵,去看什么《百家讲坛》之类拾人牙慧的节目,还暗暗庆幸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类向学之人真真的可惜了!
拾人牙慧不一定是件坏事。燕千鸟就是靠拾鳄鱼的牙慧才得以生存的。可问题是,你不是燕千鸟!你更不知道拾得的牙慧是否有毒。连孩子都知道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怎么陌生人一站到讲台上,我们的警惕性就没了呢?
而正识更不是靠拾人牙慧就能轻易得到的。求学的路,偷不得懒,投不得机,更存不得半点侥幸!这条路势必孤独,可绝对充满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