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奔波,清晨打车到机场,两个小时到了杭州,下飞机又打车直奔客运南站,随即登上一趟十分钟后发车的大巴。
车窗玻璃是咖啡色的,看上去外面永远是阴天,让人昏昏欲睡,座椅还算舒服,于是抱着肩昏了过去。
这边的气温约有二十度,出了一身透汗,在三四个小时后缓缓醒转过来。透过咖啡色的“滤光镜”向外看时,不禁严重的后悔起来。这哪里是路途啊?分明就是画!是画,还不是一般二般的画,尽是些一级品!
故宫古画的分级,元以前的基本都是一级品,以后的随时代的远近,对作者的名头和水平的要求才愈加严格起来。宋画又多是以绢为之,故大凡被光阴罩上一层咖啡色滤镜的就基本上都是好东西了。如同我在车中所见的一般模样,而除了底色的古朴之外,这一路我之所见连构图、用笔、设色、皴法也都是一流的。有了天地造化这位名师,大凡用点心的学生,没个不成材的道理。可惜我不擅画,不然也要与古人论起师兄弟来,循着他们的足迹,搜尽江南的好山水,一并打包带走。
这青翠的小山,这碧绿的江水,这远方隐隐在云中的起伏,这近处摇曳于目前的风姿,尽可入画,本就是画。这边是蕫源,那里是巨然,才过去个马一角,又来了个夏半边,方自端详着毛茸茸、湿漉漉的米氏云山,耳边厢又听得对倪云林的一江两岸惊叹。
一路自画中行来,先把个心都掏空了,随即又装得满满的。下车踩在地上,心却还浮在云里。后悔才来,后悔睡觉,后悔不会画,后悔只生了两只眼。
好在所到的地方,名字足以安慰我,足以让我记忆终身,此地名曰:丽水。李博士说,这个“丽”字此处当读如“里”。不知何解。嘴上虽然“里”“里”的应着,心下却默默执着的呼其为丽水——美丽的山水。丽水如许,不负其名。江南如许,不负我梦里勾描,心中萦绕。此地是我到过的江南,除杭州外的第一个所在。大城市杭州对我想像力的背叛,终于在这小乡镇丽水得到了补偿。
也算扯平了。
今日不论格律、韵脚,口占一绝:
江南曾到不曾亲,
西湖负我少年心。
好诗好画多描绘,
一句一笔怎当真?
今日对卧小溪滨,
满目青山满目新。
始信前人终有据,
唯叹不复少年心。
诗注:段子一则,我说,到了这里才体会真正的江南的美。李博士却对我说,从狭义江南的意义上讲,这里已经不算了。我很想抽他,但是忍了。因为虽然他破坏了我的诗境,但他确实是对的。杭州与丽水、景宁的确没有可比性。唉,博学而不浪漫,有时是件很煞风景的事。是吧?
风景不需要注解,需要自己用心体会(路上的“宋画”没机会拍,这一系列是在景宁取的景)






最后一张说明一下吧,题为: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