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犬小记——我所知道的狗之德(八)

(2006-09-14 12:40:47)
标签:

周书

翟普林传

宣室志

阅微草堂笔记

庐隐笔记

故事

分类: 养心殿

廉其实是一种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的气节。人之所谓“狗不嫌家贫”者,正是在夸赞狗的这种美德。

《周书·翟普林传》中记载楚丘先生翟普林至孝,父母死后在墓侧筑庐守护,“盛冬不衣缯絮,惟着单缞而已”,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家中的一条黑狗仍然“随其在墓,若普林哀临,犬亦悲号”。《宣室志》中,扶风县西有贫者赵叟,喂养了一群狗,在寒冬时节聚集在生病的赵叟身边,帮他取暖。《阅微草堂笔记》中,吴家庄西一乞丐的狗,在主人死后,守护其尸体与群狼搏斗,誓死不屈,并为所噬。这些贫困之人所养的狗,也一样对主人忠心耿耿,不正见其清廉不贪的的品格吗?

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耻是改过的前提,这种羞耻之心,不单人有,狗也是有的。

《庐隐笔记》载:“某西人有一犬,闻人言‘鸭’字,则现惊异之状。一日,客至,主人偶谈及此。客不信,乃故言及‘鸭’字,犬即现不安之状。再言之,则起立。三言之,则垂尾而出,似有深耻者然。盖前日此犬曾伤一鸭而食之,主人厉斥之,因此不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