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说的都对》:“丑”是一种负资产

(2017-12-29 10:17:01)

《你说的都对》:“丑”是一种负资产

姜春康

 《你说的都对》:“丑”是一种负资产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说,“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那么,现实生活中何为“美”,何为“丑”?从现实生活中来看,美丑是审美意义上而言的,表现的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而抛开现实生活本身,美与丑就不再是简单的美丑了,而是有了“本来面目”更为深层次的意义,既有转化“丑”、超越“丑”的艺术之美,又有人生体悟。有意思的是,关于“丑”的问题,在由优酷和欢喜鱼文化联合出品、阿里钉钉首席赞助的文化综艺《你说的都对》中表现了出来,并引发了网友关于“丑”的讨论。在网络的泛时代,“丑”变成了一种典型的解读新阅读,不仅通过“丑男人赚钱更多”的话题内容再现了“丑”本身的意义,还呈现出了蕴藏在它背后的知识的力量,以及对“丑”价值的定义。

 

作为一档知识偶像问答真人秀,《你说的都对》在“亦正亦邪控场王”蔡康永的主持下,以及六位来自各界的知识大神,影视界小鲜肉、小花助阵,共享文化盛宴。第一期以“丑男人真的赚钱更多吗”为题,展开论述。从表面上看,这种“圆桌派”的讨论方式,似乎在拆解“丑”与“赚钱”的字符含义,用现实/金钱观的叙事来博取受众的眼球,但实际上,嘉宾是以各门类的丰富知识来展开关于“丑”的脑洞式论述,既有浅显式的现实谈论,又有抽丝剥茧时的创意表达,是一场严谨有营养,还不失风趣和文艺之盛宴。换而言之,《你说的都对》的“都对”就已经暗示着语言的狂欢与颠覆性,是知识消费的一种体现。如此,“丑”在这里就具有了“消费”的意义,指称的是现实生活中“丑男”的消费,或者说成功。

 

在节目中,六位风格各异的知识大神:研究人工智能的“AI小王子” 陈锴杰、人称 “知识航海家”的认知心理学博士华沙、擅长音乐和微表情心理学的“千金神探”黄荻钧、双跨生命科学和金融行业的“略懂先生” 刘也行、嬉笑怒骂皆文章的“金融怪才”杨奇函、问题制造专家&问题解决专家的“二次元写作者”梁边妖,以及沈梦辰与熊梓淇,一出场便在蔡康永的指示下,进行了内部嘉宾“美”与“丑”的评判。这种评判的标准,亦即,“本来面目”。例如,沈梦辰在节目中直言杨迪是“丑”。然而,在真正进入“丑男人真的赚钱更多吗?”的话题时,嘉宾们则各自的领域,解读“丑”的含义。这种解读,是依托于知识,更是依托于个人的见解。例如,华沙提出了“不健康便是丑”的论调,黄荻钧则说“颜值越高判断力越低”。

 

当然,《你说的都对》中“知识偶像”的出现,是精英文化再现的一种表达,既是在宣言知识有用,又在引领潮流;既是在冲破次元壁垒,又是在娱乐为术,文化为道,用有趣的外壳包裹有趣的灵魂,内外发力,贴近年轻审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