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战》:永不消逝的电波

《密战》:永不消逝的电波
姜春康
淞沪会战一役,上海失守,十里洋场瞬间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行动的大本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小组也遭到重创,急需重建。上海滩的公共租界区鱼龙混杂,夜幕降临,汗流浃背的马车夫,颐指气使的洋巡捕,熙来攘往的小市民,街头乞讨的破产者统统消失在了黑暗里。几百米之外的弄堂深处有一幢小阁楼发出昏黄微弱的灯光,一直持续到深夜,从门板中挤出的嘀嗒声随着连绵不断的雨水流向隐秘的地下,等待有心人的解读。数公里之外,日租界的雷达对这“嘀嗒声”分外敏感,它如同一只饥饿的狼狗,毫不掩饰自己贪吃的恶相,竭尽全力搜捕那只令人垂涎欲滴的骨头。
《密战》的美术设计尤为突出,在捕捉沦陷时期老上海的气质和风格时把握的颇为到位。不管是拥挤的弄堂,时髦的酒店狐步舞,还是日式居酒屋,德国废弃工厂,一丝不苟的年代感氛围让观众以直观的方式了解革命时期的上海。虽然在类型包装上走商业路线,但是依旧体现出导演追求原汁原味的美学追求。
郭富城首次出演革命历史题材,在红色谍战剧的尝试里,他精湛的演技表现出作为影帝的功力。文能裁剪制旗袍,武能上阵杀敌报家国,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毫不胆怯,展现出一个伟大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赵丽颖在《密战》中的表现也极为抢眼,纺织女工出身的兰芳在亲眼目睹工友因她而被日本军人残忍杀死之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为了报仇血恨,在组织的帮助下和林翔假扮夫妻,从此开始了充满危险但又无怨无悔的革命之旅。
从麦家的《暗算》开始,“谍战”成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正面战场之外最精心动魄的书写对象,一波掀过一波的出版热潮重新激起了大众对于战争的反思和红色文化的思考。《密战》用商业电影的制作模式重新演绎了红色经典,天赋和智商置换了革命热情,它被包装成了一种能够唤起观众认同的商业叙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重新改写意味着对历史的继承和扬弃,《密战》是继《智取威虎山》之后,在美学风格和商业定位上获得双赢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它的叙事融合好莱坞“特工电影”奇观化的场面调度,在正义的召唤下进行一次次不畏牺牲革命任务,当“同志,再见”的字幕再次出现,代号“浏阳河”的林翔再次让观众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