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传承者》: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流行起来
姜春康












二狗说,他早就注意到了北京卫视的季播巨制《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了,尤其第二季收官将近,他早就摩拳擦掌等着观瞻了。
浆糊我力挺狗哥的话。在浮躁的时下,人们关注八卦的心思远远超过其他,层出不穷如牛毛般的娱乐节目良莠不齐,对传统文化问津的节目少之又少。在全世界都在拼命抓取娱乐爆点的时代,那些曾经辉煌现在却即将消逝的文明很少被触及了,处于如此尴尬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宗有良心、有情怀的电视节目,只能说是一种幸运。
《传承者》的出现,就像一条反向游泳的鱼,看到的是新的海洋,呈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季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第二季则以“中国意象”为主体,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人文品相传承与发扬。节目汇聚了身怀绝技的传承者,以及能言善辩、代表年轻人态度的青年团。以传统文化本身的精神情怀阐述、凸显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地位;同时为新老两代“观点交锋”提供了绽放的舞台。
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流行起来,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可以肯定的是,第二季的《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与第一季相比,从内涵到外延都着实发生着不小的变化。从关注非遗项目到聚焦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团体,这是节目在精神内核延续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题材选择和转换。第一季《传承者》要表达的是让传承走向世界,而第二季要传递的则是传承文化之美,品读中国意象。很显然,后者更偏重美学概念,这对和狗哥一样的充实读者来说,是不大不小的飞跃。要知道,要将很少人愿意触碰的抽象的文化概念变成直观的舞台化和电视化呈现,并达到情怀和收视的双赢,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北京卫视做到了。《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提炼阐述,让普通的电视观众看到其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最精华、最精深的的演出,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拥有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直击人心的力量。一个电视节目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尤其对狗哥和浆糊俺来说,能在电视荧屏上看到这样一个展示中华传统文明的华丽秀场,看到这个交锋各类观念的顶级擂台,守望文化的力量,探寻精神的传承,既是荣幸,更是学习。尤其让那些濒临灭绝的传承项目获得更多的传播与提升的机会,让那些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项目获得更多走进世界舞台的展演机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狗哥坚决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顶级的文艺汇演,将“中国意象”从民间艺术的“传承”中提炼,并且搬上舞台传向世界,这不正是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最或缺的吗?诚如斯言,《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最大价值就是“特立独行”坚持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流行起来,让人感受、感知、感恩。每个人都可以边欣赏边学习,边感受边赞叹,最终融入到这种引以自豪的中华文化之中,既有自豪感更有代入感。比如在《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中国歌舞剧院将长篇歌舞剧《赵氏孤儿》浓缩到短短8分钟的时间里,在唯美表演中传递一个“义”字中所承载的中国精神,让现场观看的陈道明老师忍不住眼含泪花,更让狗哥感慨地一塌糊涂。如在在朋克风木偶剧《父与子》中,狗哥和浆糊俺通过奇妙的想象和视听体验,感受到传统孝道的争鸣。而当看到中国首部“男性”现代蒙古剧《蓝·印》所展现出的蒙古民族的厚重文化,草原民族灵魂的漂泊与回归时,狗哥眼界大开赞叹不已;而当看到了中国当代舞蹈家王亚彬以一支《青衣》美动全场,极致诠释了古代艺术中“长袖善舞”的唯美境界,浆糊俺简直想欢呼,因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超脱了方式本身,更多的价值在于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致敬传统,在于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自信,在乎面向世界,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文化承载着的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梦想。
浆糊俺觉得,在泛娱乐化的大潮中,而不迷失,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追求。《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用“真挚情怀、真实争鸣、真诚致敬”三重定位使观众把视线拉回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上来。同时,在观点的交锋中倾听青年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声音,用艺术的近距离呈现去感染中国的年轻一代,鼓励他们将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并发扬光大,非常棒。
真诚的东西,永远充满力量;创新的东西,永远充满惊喜。《传承者之中国意象》颠覆了传统“达人秀”式的单一评判方式,用青年团与文艺观察员争鸣探讨的形式,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形态,制造了代表年龄跨度的全新代际话语场,这很不一样。“传承文化之美,品读中国意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播出的《传承者》之“年度意象盛典”上,观众将看到“大美中国”的诸多精彩——四位文化大家钱文忠、王立群、张颐武、蒙曼的参与,增加了盛典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力量;四位“传承者”表演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无论是梅派李胜素还是尚派王艳,无论程派迟小秋还是荀派的管波,都将观众代入欣赏国粹的“如痴如醉”之中,更是在传承戏曲这种中华传统文化;歌唱家雷佳带来的《板蓝花儿开》着实令人惊喜,“小时候,山野里,春风吹来,开满了板蓝花……”一曲婉转优美的《板蓝花儿开》,在雷佳绝美唱法的极致演绎下,仿佛置身山间田野,清风拂面,花开心间,被格莱美奖评委会委员Joshua
Cheek誉为“最中国的声音”的雷佳,声音兼民族、美声、戏曲之美,涵浑大气,灵秀韵致,她秉承“新国风音乐”的创新理念,以其精湛独特的唱功,打破传统民族音乐的桎梏,在新民歌行列中独树一帜,一首《板蓝花儿开》展示了母亲和孩子和故乡的质朴情愫,意象深远;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两名演员表演的《大美中国》,用非常美的舞蹈表演了丰富内涵和意象的戏剧,既展示了庙堂之高,民间之美之风,也跟现实和梦想相关,用柔美的肢体展示了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的顶尖传统文化,令人惊叹,让人感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