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姜春康
当年,《罪恶之城》“黑白”模式的出现,让人感受强烈。如今《钢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凸显剧情氛围而设定的黑白,一开始可能看不习惯,慢慢观众就会被电影吸引,从而欣赏到华语片前所未见的视觉盛宴,风格至死的镜头表现,像一面旗帜立在那,宣告着他的独一无二——强烈的黑白色彩对比、气势逼人的镜头调度、考究的光线角度,伤口上惨烈迸溅的鲜血、刀柄上飘扬的红飘带、女人的红唇小镜等被渲染极致的纯色,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该片独树一帜。
质感特别的《钢刀》,用自己的独一无二诠释着别样情怀。可以说,战争题材其实并不少,但是这种美术非常强烈的、有导演风格的比较少,在亚洲几乎都没有这种类型,堪称国内少有的风格化类型杰作。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风格化画面外,《钢刀》的内容也有着独特的过人之处。首先,用强烈的黑白色彩对比来描写战争,经过处理的黑白效果更容易让观众在共鸣中升腾起代入感,用强烈对比的纯色刻画本身就极其残酷的战争,更带劲。其次,由于描写的是一段河西走廊上最惨烈的战争秘史,“黑白模式”的也让影片的年代感极其明朗展现。加之《钢刀》独一无二的配乐,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轰炸”,随着镜头快慢的变换,音乐忽而雄壮有力,忽而舒缓悲情,好像一部恢宏华丽史诗,纯净旋律的血色浪漫奏响一曲悲歌,观众印象不深刻都难。
观众喜欢《钢刀》,源于它让人思考,它的深度在于对人性的探讨,同时伴着难以割舍的家国情怀。揪心的兄弟情,关乎亲情,关乎信仰,
情到深处只能刀刃相见的悲壮,随着最后何润东“你终于喊我哥了”的呐喊,以及李东学的那一声喊,让观众共鸣到了一种撕心裂肺的体验,这样独一无二诠释的兄弟情,极具质感,迸发出的生命力随之入心,观众都久久沉浸在情境之中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