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有血性爷们的主旋律
姜春康

二狗说,他最近被一部很爷们的电视剧震撼了,那就是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的《铁甲舰上的男人们》,该局看得让他热血沸腾,同时升腾起无比自豪的民族自豪感。
浆糊我完全理解狗哥的观点,俺也算是个热血青年,对爷们的剧从来都喜欢得要命。当年热播《士兵突击》,虽然剧中几乎全是爷们没有女孩,俺却就是一谈糊涂地喜欢上了这种爷们的血性剧。如今,《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就像穿越的《士兵突击》,让浆糊和狗哥又欲罢不能了。浆糊知道,《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是中央电视台、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视业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近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由齐星编剧并执导,徐佳、李乃文、赵春羊领衔主演。该剧以1894年清末中日甲午海战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群生活和战斗在“定远”舰上的普通水兵,反映出中华民族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
有血性爷们的主旋律,就像充满了热血的战袍,穿在身上就能去战斗。俺常说,俺和狗哥生下来就像战士,虽然不能真的到战场上浴血奋斗,看看《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如何演绎民族精神也很爽,这样的场景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反思——1892年,北洋水师第二次访日归来。举国上下都欢欣鼓舞的庆祝这个凯旋的舰队归国之时,做为海军提督(海军司令)的丁汝昌却踌躇满怀,他深知邻国日本的海军正在大张旗鼓的购置战舰,以北洋水师为假想的敌人进行着战争准备,而朝廷中光绪皇帝听从了军机大臣翁同龢的奏折严禁北洋水师从外面购进弹药军火,这样一来已经到了需要武器更新,设备维修的北洋舰队就此被断绝了“粮草”,与日本海军的大张旗鼓形成了强烈反差。而丁汝昌多次上书痛陈利弊但是均未被受理,他预感到了危机在步步逼近。
可以说,以往表现铁甲舰上的影片,并不是十分多,像曾经的《北洋水师》就算一个,关于这样的故事,总能给人一种震撼。毕竟,陆地上战斗电视很多很多,甚至让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看电视剧,既是看故事也是看历史。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中国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这里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法、俄、普(鲁士)、西、奥(斯曼)、意、美。北洋水师,英姿飒爽。
如今,《铁甲舰上的男人们》正是再现了北洋水师的雄风,该剧用1894年清末中日甲午海战为背景,讲述的是19世纪末中日甲午海战的真实故事,通过一群生活和战斗在“定远舰”上水兵们的角度还原了那个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可以说,这既是还原历史,也是启发当今。反正狗哥看过该剧后,显得异常兴奋,对这些有血性爷们表现出极大的崇敬。这样的主旋律电视剧,显得非常高大上。要知道,随着市场拓展的需求,电视剧制作周期普遍缩短,婆妈剧、仙侠剧、婚恋剧批量来袭充斥荧屏,以低成本博取高收视的情况不在少数。像曾热播的《古剑奇谭》《活色生香》以及《妻子的谎言》为代表的全新“悬浮剧”,夸张、廉价的制作效果数次引起热议。而《铁甲舰上的男人们》的出现及时地打破了国产剧轻视幕后制作的困境,为完整还原中日甲午海战的恢弘场面,不仅历时两年打磨剧本,多国取材考证历史力求真实重现,更在拍摄时运用大量的航拍技术,并且不计时间与投资成本,后期制作时间的投入长达12个月,融合3600秒的的特效镜头,以堪比电影级的制作效果向五毛特效任性说不。事实证明,这完全是一部表现真诚的力作。
用心的东西,观众就会买账。狗哥喜欢的正是《铁甲舰上的男人们》在制作上选定了“高大上”的基调,大手笔的后期制作成为全剧一大亮点;但在叙述视角上却踏踏实实地选择“接地气”,以北洋水师上普通士兵们的视角重新解读中日甲午海战,用一群小人物的眼睛和事例反映出中国人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所具有的那种无畏不惧,以小人物在历史车轮前进中的蜕变成长,传递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这样的表达,像极了“古装版《士兵突击》”,既能表达主旋律又能展现真爷们的血性,让人喜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