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服》:左手天使,右手恶魔

(2013-11-03 12:43:28)
标签:

娱乐

分类: 娱乐浆糊
《制服》:左手天使,右手恶魔
姜春康
    二狗说,他向来对华语破案悬疑片不感冒,他的“狗氏理论”固执认为,这种东西更多是糊弄小孩,或勇敢得自我欣赏,不值得仔细品读。
    狗哥的话,让浆糊我愤怒得直想挠残他。这个家伙,是真没看过还是故意找茬啊,君不见《无间道》系列,让“谍中谍”尽显魅力么?君不见《暗战》《寒战》系列,让神探们飒爽英姿么?就说现在,刚上映了一部由王光利执导,任达华、徐若瑄、陈思诚等主演的电影《制服》,不也将悬疑甚至“变态”诠释得挺过瘾吗?——陈思诚饰演的保险推销员,由于中学时代受到徐若瑄等“白富美”的羞辱,一直怀恨在心,在筹划多年之后,用极其变态残忍而又让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将她们一一杀害。
    当然,《制服》是重口味的,将因童年阴影而处心积虑伺机报复的变态杀手演绎得活灵活现,同时让破案过程显得神乎其神,肯定有夸张成分。但电影嘛,终究是一门观赏艺术,在悬疑基础上让人深思才是硬道理——陈思诚不就说过,他一直认为人性、兽性、神性三位是在一起的,不要去回避兽性,兽性到达一定峰值就会爆发出来,所以一定要懂得排遣,而有些人却总喜欢把坏事做在生活里么?
    狗哥,您听懂了吗?我给你翻译一下,陈思诚的意思就是,这人啊,要懂得排遣,不回避兽性但一定要控制兽性,让人性散发温暖芬芳,才符合神性旨意。所以说,你可能只关注了悬疑过程,却忘记了思考。您看破案片,如果仅仅去看破案过程或帅哥靓女,那我也无话可说,但若看出点接地气的东东,才是电影给你带来的附加值,也是观众最该从电影是汲取的营养啊。就像电影《致青春》《我想和你好好的》,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并非其多么感人和犀利,而是太接地气,让观众沉浸其中浮想联翩,感受的是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情感,正是自己的周围的真实呈现。
    诚然,《制服》有些另类,其原名叫《恶魔的右手》,在戏里“变态杀手”陈思诚一直强调右手和自己的关系,所谓天使的左手,恶魔的右手,是也——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一念之间就做了大错事。
    一念之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诚如斯言。就在前几天,浆糊我采访了一个杀害6岁女童的犯罪嫌疑人,他就是在一念之间下手掐死了小女孩,成了沾满邪恶的,血淋淋的“右手恶魔”。这样的“一念之间”,实在太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