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迷途》:幸福用不着花里胡哨
(2012-11-11 14:29:08)
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浆糊 |
《幸福迷途》:幸福用不着花里胡哨
姜春康
中午时分,我见二狗神神道道念叨道:幸福是每个人心中理想的生活,对于幸福的理解每个人都会不一样,当欲望太多,幸福就会陷入迷途……细问方知,狗哥因看了由邵兵、陈乔恩、沙溢、阿雅等主演的《幸福迷途》而中了邪,在深刻自我探讨幸福的问题。
不忍看狗哥独自空思索,浆糊我索性开导下他。我知道,《幸福迷途》讲的是——几对不同年龄段的都市男女,在面对欲望诱惑时迷失自我陷入情感纠葛,他们在追寻幸福的路上遇到各种阻碍和苦难,但迷途过后,幸福也如约而至。其实,说白了不就一句话吗?——幸福,用不着花里胡哨去追,也用不着虚头巴脑证明给别人看。
不是吗?幸福,这东西最需要的就是感觉,而感觉这东西又时常像雾像雨又像风,东方无情西边雨。尤其,幸福公式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你欲望越大,你注定觉得不幸福。前一段,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就被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而莫大叔却泼了一盆冷水道:“我不知道,我很烦恼”。亲,听懂了吗?莫大叔被幸福烦恼啦——若说获诺贝尔奖开创中国文学先河,是大叔幸福的高潮,那破冰后的被过度消费,则是众人群欢,独留大叔感知“不幸福了”徒称“烦恼”了。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一种残酷啊。
浆糊觉得,人的生活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看别人如何生活,一种是如何生活给别人看。而幸福呢,根本用不着通过花里胡哨来证明给别人看,与其生活在别人的思维窠臼里,倒不如挣脱出来,抖落身上的灰尘,轻松的走自己的路为好。幸福是什么?它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感受,有时和钱多钱少无关,和名大名小无关,和获奖多少无关。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
你幸福吗?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5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明白了吧?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都和莫言大叔相似。莫言从幸福的高潮到被幸福烦恼,也充分证明了这样一点:感知幸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行为经济学,是可调节的,能呈现不同感受——只要舒服了,吃苦也感觉甜,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幸福迷途》,并不迷途。请记住,幸福遇到迷途,大多是自找的。当不幸福时别太当回事儿,努力挺一挺,幸福说不定很快就会悄然而至。
姜春康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5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