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看待噪音

(2010-08-02 12:57: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声音时评

理性看待噪音
 姜春康


    夏日温度不降,烟台夜经济跟着火速升温——晚上出门休闲购物的市民骤增,商家也大受鼓舞,卖力促销。夜市经济繁荣,人头攒动,让人欢喜;而紧临商业街的居民却忧称,我们被“噪音”折腾得够呛,饱受其苦。对夜市商场的“噪音”现象,要理性看待。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个死寂的城市是一个没有活力的城市,夜经济,自然是城市更美好的反映。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噪音,夜市更是如此——熙熙攘攘的人群会产生噪音,同时产生副作用。


    水母网关于夜市商场“噪音”做了一项调查,认为“公共场所是大家的场所,大声喧哗很不合适,对于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这种噪音更是一种煎熬”的留言的10个网友表示,噪音容易扰民。而50个网友“要宽容一点”,网友“市民”称,晚上能有的去,有的玩,有的逛,有的花……这是多赢的事;网友“宽容点”则称,商业街居民确实忍受了点噪音,不过他们不也“享受”了夜市就在身边的便利吗?


    调查结果说明,在繁荣夜经济的过程中,网友们对此表示理解。在YMG的iPhone银钮客户端的相同讨论中,83.3%的参与者也都表示要宽容。


    实际上,夜市商场“噪音”问题,每个城市都会遇到,这不是不可逃避的现象。对我市来说,夜市从西大街搬到西南河体育场,实现了更为集中、更为规范的夜市经营模式,夜市经营和管理上,也遵守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营业范围、时间等。为百姓提供夜晚购物良地和“噪音”比,利大于弊。当然,这里的“噪音”指的是商场内因为购物关系产生的喧哗,而非类似烧烤、大排档、散啤等等的吆喝扰民。


    城市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哑巴”经济难以繁荣,繁荣与市容会“齐步走”。夜经济腾飞,令人欣喜。但同时会带来些许小忧。对噪音问题,不是说所有的都要忍气吞声,对市民尤其对紧临商业街的居民来说,当分清楚其根源,该理解的就需要理解,该反映就应当反映——如果是深更半夜扰民的,应该坚决举报,让城市管理者及时介入处理;如果是因为繁荣夜经济引起的喧哗,只要不是太严重,还是当给予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