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绑架学生案击中教育软肋

(2009-12-13 15:30: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声音时评

深圳绑架学生案击中教育软肋
姜春康


        最近,深圳警方破获三宗绑架学生案件,两人惨遭撕票。这消息以网络和短信传播的方式快速蔓延,引发学生家长的集体担忧。


        之后,这迅速演变为全国范围内的一种忧虑:破获三起两起撕票,那是不是意味着还有很多未被破获?这个沉痛的教训,给社会带来如何的反思?应该如何教导学生“不跟陌生人说话”? 我们的教育安全尚有如何的漏洞和软肋?


        这些反思,都是学生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从深圳绑架案看,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都比较简单,用玩具、食品等简单诱惑就可以将他们引到车内。另外,犯罪分子往往都是“熟人”,他们在预谋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功课”,了解了被绑孩子的相关信息,所以容易“下手”。同时,也正因为熟人缘故,容易被警察抓到,让撕票埋下了“伏笔”。


        一点点东西就成为“钓学生”的诱饵,这很值得家长和学校反省。从一些报纸记者“诱拐”小学生的事实来看,一些一听家人没空来接就张嘴说 “不可能”的孩子,属于警惕性比较高的,也与家长的嘱咐深有关系: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能随便给陌生人走。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家长和学校今后更应该教孩子对付陌生人和“熟人”的方法,尤其对“熟人”,学生必要时应该跟家长电话联系确认。这也需要,学校应当有条件地给学生提供可以拨打家长电话的方便。


        数据显示,该类绑架案,60%到80%是“熟人”所为,有针对性的告诉孩子如何防范“熟人”应当是最重要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要让他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一旦出现问题,家长也要教给孩子以斗智斗勇智为先,观念预防记心间,要吃要喝足睡觉,争取同情适度谈,学会留下小标记,拔腿就跑要果断,要教他们身上有一点狼气,而不是像一只小绵羊那样。


        深圳绑架案的启示就是,要教给孩子事前防范,事中周旋。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建立一套有效的全民协防机制,更有必要。毕竟,面对类似的恐慌,如不能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作用,对于多数家长来说,只会显得更加无力、无助、彷徨和恐慌。而一旦不能有效的信息公开,更会放大这种恐慌的蔓延范围和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