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票不是在搅局
姜春康
在烟台开往西安的1130次列车上,列车员给乘客换卧铺票的时候,竟发现一张票面价值为0元的火车票。0元票现身,很新鲜。若不是记者调查清楚系“买20送1”的“赠票”,很多人将蒙在鼓里,以为0元票一定是在搅局。此时,我想说的是,读者和乘客“蒙”一下也就作罢,列车员和列车长竟都不识涉嫌搅局的0元票,就弥漫出“不专业”的味道了。
对铁老大,我一直心存敬仰。之前也有消息称,一条新线路通车做试验,机车信号显示了双黄闪灯光铁路新信号,但司机和主管都因没见过就判定机车信号故障,准备检修,直到信号试验人员说明情况后才释然。
希望该消息为杜撰,也希望列车员和列车长不识0元票的事,仅仅是个例,毕竟手拿0元票的乘客顺利乘车。但从一个层面说明,一些铁路改革新政新法在基层落实不够实,规章制度和执行出现非典型脱节。
铁路垄断依靠的是国家的资源,行使的是国家授意的公权力,因此其每次制度的公布,都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前,关于火车实名制的诉求就呼声四起。铁老大犹抱琵琶半遮面和蜻蜓点水式的解释,时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似乎一直有着自圆其说的本事,将实名制的“罪与罚”始终归咎于技术上的不成熟,这显然有推脱之嫌。
再说0元票。实际上,不光铁路,航空早就推出0元票,而且在全国各地实例众多。比如“武汉至上海”线推出的,只要有子女在上海工作或上学,就可有条件申请0元票,比如春秋航空频扔“炸弹”先推出0元票,后又拿出400多张免费票赠市民。这些举动,不排除有“炒作”之嫌,但0元票能给一些市民带来福利,是显而易见的实惠。作为经济学上的“准公共产品”,将一些社会福利“反馈”给整个社会,比如退票费,比如条件限制下的赠票本就无可厚非,市民肯定双手赞成。
从操作层面来看,0元票是在先响应铁老大或航空管理部门“硬指标”,后推出的有条件有限制的“反哺”规定,取之乘客,还于乘客。这优惠政策让人心暖洋洋,那为何就不能“非常完美”地在执行中体现出有效的贯彻力?
0元票的出现,让人嗅到一股市场化的味道,可喜可贺。但当前的铁老大一直给人小脚走步之感,活泛力度不够硬,市场化程度不够高。黄牛党的疯狂,铁路内部人员滥权出票,无不彰显稀缺资源分配权的被践踏,无不显现铁老大市场化透明态势的匮乏。少搞点华而不实的搪塞,多来点正当光明的市场对话,才是民众所渴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