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黑”食品威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让我们为之不耻;每每,看到不法企业的“黑心”行为,都让我们义愤填膺——
对“黑月饼”绝不能手软
姜春康
随着中秋节临近,月饼产品销路看好。牟平质监分局对月饼企业巡查时,查获了两家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月饼2400余袋,共计1200余公斤。这两家企业的生产地址都位于乡下农村,厂房是普通的民房。企业生产设备简陋,生产车间未经过必要的卫生防护,工人也未穿戴必要的防护工作服,生产和包装时也未戴卫生手套,直接与月饼接触。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执法人员的突袭和强制干预,这两家企业的“黑月饼”将“正大光明”、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直到被端上餐桌。试想,在皓月当空的中秋,本来可品饼赏月,阖家团聚共祈福,本来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黑月饼”,惹出任何健康问题,将多么大煞风景!
在我国,对月饼的生产和卫生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未取得许可不得擅自生产、销售。显然,这两家“黑”企业远游离于合格之外,这也意味着其生产的“黑月饼”必然属于不合格产品,将直接对顾客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每,“黑”食品威胁安全事件的发耻;每每,看到不法企业的“黑心”行为,都让我们义愤填膺。我们在看到这两家“黑”企业“翻船”的同时,也希望职能部门针对中秋节的月饼市场,多来几次专项清查,从生产和销售分别入手介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坚决从重处理,绝不能手软,这样才能达到惩戒“黑”老板、保护消费者的作用。
中秋节将至,每个人都希望买到、吃到最安全的放心月饼。诚然,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月饼这一“中秋载体”渐渐成了礼尚往来的工具,专为“吃”的属性慢慢被淡化。但这并不能成为某些不法商家,只顾包装不顾实际“内容”行为的潜在理论支撑。
除了生产和销售外,中秋后剩余月饼的流向也成为一个大问题。以往,过期的“黑月饼”时常以各种形式再次跳出人间。有的市民采取“自己消灭”的办法,慢慢吃或加工成包子,有的则将用来喂宠物或干脆当垃圾扔掉。而更有一些不法商家,有的佯装销毁实则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汤圆或蛋糕等,继续“回流”充斥到市场上。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很容易构成“二次伤害”。
我们看到,对月饼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有《食品卫生法》、《质量法》等制约,但对回收的具体规定却语焉不详,这就更对职能部门提出了现实要求。只有严格进行监督和执法,细化月饼从生产到回收的各个环节,对流程进行严格追踪,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对老百姓本来就“没必要”的伤害。
总之,食品安全无小事,儿戏不得。在阖家团圆的中秋节来临之际,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对“黑月饼”问题,绝不能手软。一旦放松警惕,被撂倒的就可能是你,是我,或是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