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实际等于安上了“炸弹”,在发动车的那一刻起,便“潜伏”在司机身上,扩展至路面,危及到他人——
全民讨酒驾,一场公共安全洗礼
姜春康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一律按上限处理。随着“迅雷行动”的深入,我市违法记满12分的人数激增,因各种原因记满12分而未学习的驾驶员已达2709人。市交警支队要对这些“满分驾驶员”清理登记,进行“回炉”学习。(据8月21日《烟台日报》1版)
福山交警 “迅雷”
行动中,一血液酒精含量0.10%(100毫克/100毫升)的醉酒驾驶员5分钟打开车门用了5分钟,出示证件用了20分钟。(据8月23日《烟台日报》3版)
自8月15日起,公安部就部署了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响应号召,我市也展开了雷厉风行的“迅雷行动”。
酒驾,这个被称为“事故杀手”之一的行为,时常为人“忽视”,但一幕幕惨案却让人深恶痛绝。
从全国来看,仅8月的一幕幕悲剧足以人触目惊心:8月4日晚,杭州,一辆黑色保时捷将正在穿越斑马线的16岁女孩马芳芳撞飞致死。酒精测试结果显示,肇事者魏志刚为酒后超速行驶。这一事件距离5月7日晚同样发生在杭州的“胡斌闹市飙车案”不到3个月,事发地恰恰是在为警示“飙车案”而设置的爱心斑马线上;8月5日晚6时许,家住黑龙江鸡西市的张喜军酒后驾车轧伤一位行人的右脚。随后,张喜军在倒车时撞倒了另一名群众,张喜军不但没有停车,而且向前驶出了10米左右,连撞26人,最终造成2人死亡、十几人受伤;8月6日晚,上海发生一起酒后驾车夺命案,一名4岁的男孩被撞死,3人在事故中受伤……
酒驾猛于虎,全民讨酒驾,乃是一场事关公共安全的洗礼。从全国掀起的查酒驾风暴到我市的“迅雷行动”,力度大,范围广,处理狠,大快人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酒后交通违法行为22.2万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万起。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尊严的,因为酒驾死亡的人数每增加一位,都是不愿意见到的“牺牲”。这种“牺牲”,有酒驾驾驶员的自我“放弃生命”,也有被撞人的背后“剥夺”生命。无论哪种,都是潜在的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风险和毒害。从某方面讲,每个酒后驾车的人都是“定时炸弹”,一旦发生事故害人害己,加重对酒后驾车的处罚,迫在眉睫。
酒驾,一律按上限处理,是态度也符合法律要义。重罚酒驾,是对他人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违法者的“应当”处罚。许多国家,对酒驾处理都更“狠”:在美国,司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6%时,无条件吊销其驾照;在加拿大,凡酒后行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者监禁10年,造成他人死亡的监禁14年;在马来西亚,一旦发现酒后驾车者,立即予以拘留,并将他的妻子也一同拘留,关在一起,令其妻彻夜教育丈夫……
“狠”对酒驾,是警示,也是保护。在现实中,不少劝酒者却忽视了“保护”司机,也有不少司机本身也是劝酒者,这便意味着,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实际等于安上了“炸弹”,在发动车的那一刻起,便“潜伏”在司机身上,扩展至路面,危及到路人,涉及到整个公共安全。因此,如果出台政策调查事故,追究劝酒者的责任,也实属必要。
希望全国查酒驾风暴的精神,能够在今后的每天都有所体现。重罚酒驾司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以防社会风险“爆发”的“防护堤”,是盾是保护伞,也是民意诉求。
我们也可以学下很多国家对酒驾的“零容忍”的姿态,同时将酒驾者的违法行为用“诚信不良记录”来惩罚,而“诚信不良记录”将影响到其贷款、就业等等各方面。高成本、狠惩罚,保持对法律、对生命的敬畏,比“不痛不痒”的处罚更有威慑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