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晚报时评】谁有权拔刀划伤他人脸?

(2009-07-27 14:34:45)
标签:

大学生

孙丹勇

跳楼

自杀

心理素质

教育

分类: 声音时评

谁有权拔刀划伤他人脸?
姜春康

 


    7月26日《烟台晚报》报道,市区一名大学生李俊暑期打工,因担心受欺负而带着刀子,并用自带刀具划伤酒店女服务员的脸。24日,这名打工仅三天的大学生被拘留并罚款。


    大学生暑假打工,本来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却因为女同事多唠叨了下持刀相向,划人脸,结果被行政拘留15天、罚款500元,还支付了受害女孩1500元的医疗费。


    纵观这个事件,三点令人堪忧。


    一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堂堂大学生,为何要带着刀子打工?是怕被欺负,还是对社会不信任?为什么有如此“恐慌”?


    其次,大学生李俊的心理素质咋就这么脆弱,“师傅”因他叠纸巾不对,多说了几句就受不了,就开了骂?他为什么骂人后想到的不是找经理处理,而是“武力”解决问题?而且面对的是一个女孩。这暴力来得是不是太快了,太不隐忍了?


    第三,闯祸后,大学生李俊傻了,他首先做的赶紧给妈妈打电话求援。20岁了,不小了,成人了,男子汉了,为何不“敢作敢当”?也许,怕了立刻求援是自我保护行为,而怕是本能;也许,这第三点是基于上两点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冲动的惩罚,代价不小。大学生李俊的事,只是个例。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带着刀打工,周身布满不安全感;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如此冲动,受点委屈就拔刀一挥。


    但,大学生李俊的事,也给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对人充满敌意,处理情况慌不择路,心理素质脆弱,发生意外后不敢担当,缓解压力方式匮乏,应对压力能力不强等等,这些在大学生群体中病不鲜见。


    就在前几天,一个叫孙丹勇的25岁青年,于7月16日凌晨3时33分许跳楼自杀了。孙丹勇从12楼飘然滑过,洗落一地凄凉。这个哈工大2008届工商管理本科毕业,就职于深圳富士康公司。公司交由其保管邮寄给苹果公司的16部iphone(手机上网),样机少了一部,在接受公司环安课调查时,他不堪压力跳楼自杀。


    孙丹勇自杀了,案件警方已介入调查。让人唏嘘不已的同时, “压力”两个字,更让人深思,倍感沉重。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和就业难的环境下,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承载着更多关乎个人、关乎家庭、关乎社会的压力和责任,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心理辅导锻炼健康的心理素质,就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惶恐焦虑、思维敏捷程度和清晰度下降等亚健康状况。而这些不良反应,对大学生和个人有存在着潜在风险。


    李俊和是孙丹勇的事,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血的代价告诉我们: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势在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