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和“损”,都会“免费搭车”的,两者已沁入到这种集体品牌的肌肤之内,牵一发而动全身——
拧成一根绳,“抱团”更利己
姜春康
粉丝企业各打自己品牌、竞相压低出口价格,而不重视“龙口粉丝”整体品牌的发展,致使海外抢注者一再受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龙口粉丝协会副会长姚文东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慨叹道。
素以“晶莹剔透、久煮不糊””而闻名的龙口粉丝,早就扬名于天下。可以说,“龙口粉丝”已成为一个通用的重要粉丝品牌,其特征也不仅仅拘囿于“龙口”两字的地域限制。凡以绿豆或豌豆为原料,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地理资源、气候和微生物体系,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粉丝,不少都可叫“龙口粉丝”,如我市的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莱阳市、莱州市中,以“龙口粉丝”为名的粉丝厂就达一百多家。
粉丝企业各打自己品牌、竞相压低出口价格,而不重视“龙口粉丝”整体品牌的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这,也不得不让人深思。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市一些企业注册的“龙口”、、“龙口湾”、“龙口墩”、“龙口港”等粉丝类商标,都是企业自身的商标,而不是证明商标。所谓证明商标,是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以证明商品或服务的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标。比如“绿色食品”标志等。
证明商标关于对“特定品质”产品的定义,决定了讨论“龙口粉丝”原产地是招远还是龙口过于“小气”,应当研究如何拧成一根绳,发挥集体优势,只有“抱团”才更利己。同时,由于证明商标具有所有者和使用者不对等、使用者非唯一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的结果。
毫无疑问,企业需要维护自己商标“蓑衣”,甚至要做到具有“标志商标”,这是企业发展壮大所需,也是成功之道。前几年,“龙口粉丝”曾被央视曝光,而当时“龙大粉丝”因为依托龙大的品牌,躲过了一“劫”。
但光有了“蓑衣”,就可以一劳永逸,不用维护“龙口粉丝”的统一“龙袍”品牌形象吗?企业各自为政打市场,虽灿烂一方但很可能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泛龙口粉丝现象”。由于“龙口粉丝”被曝光,导致所有的“龙口粉丝”品牌遭受严重冲击。一家之过导致集体被罚的结果,说明“荣”和“损”,都会“免费搭车”的,两者已沁入到这种集体品牌的肌肤之内,牵一发而动全身。“金华火腿”、“德州扒鸡”等等,都跟“龙口粉丝”有着相同的特质。
集体信誉危机、同类企业困境的出现,是对各自为政的一种“外部不经济”效果折射,同时也印证了“抱团”的必要性和迫在眉睫。就“龙口粉丝”品牌来讲,如今缺的已不是“原产地究竟是哪”的纷争,而是能否形成统一管理、统一证明商标,打造“强悍”的特质品牌,从而做到即使在海外被抢注的环境中不怕被人“投机取巧”,仍能傲立潮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