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这两个字沉甸甸
姜春康
10月8日下午4点45分,一辆黑色轿车从高高的台阶上冲下,直奔正在购物的市民孙女士母子而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孙女士将孩子拉到身后,用身体保护了两个7岁的孩子……(据10月10日《烟台日报》5版)
灾难到来时,想到的首先是孩子;当“噩梦”醒来时,最先念叨的也是孩子。这就是孙女士表达母爱的方式。可以说,轿车撞到肉店,是场意外,而正是这意外,更加深刻地“验证”了母爱的伟大,充分说明了母爱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然力量。
关于母爱的诠释,有着许多经典的“案例”。在日本,有一天,一位女士上街购物,把四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返回时,在住宅楼附近碰到熟人,就停下来时候说话。突然,她发现自己家12楼的窗子开着,孩子爬在窗台上正向妈妈招手——她还来不及惊叫,孩子已经失足掉了下来——她丢下手中的东西,穿着筒状裙子和高跟鞋,就不顾一切向孩子奔去……就在孩子快落地的一瞬间,她接住了孩子。事后,人们做过一次模拟试验:从12楼窗口扔下一个枕头,让最优秀的消防队员从相同距离飞身来救,试了很多次,但结果却还差很远。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妇女眼见自己14岁的儿子驾驶轻型卡车翻倒在水沟里,大为惊慌,跑过去,儿子被压在车子下面。她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双手伸到车下,猛然间她竟然把车子抬了起来,从水沟中救出了儿子!事后,她再试一次,根本就抬不动那辆汽车。医生都惊讶地称,这简直就是奇迹!
人在遇到险境或绝境时,往往能够爆发出不寻常的能力。人无退路,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就是潜能。在上面的伟大母爱面前,这种潜能更是发挥得令人惊讶不已、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可以说,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而母爱伟大的细节,就蕴藏在孙女士关心孩子的念叨中,就闪亮在“不顾一切奔去接住孩子”的悲壮中,就展现在“毫不犹豫跳进水沟救出儿子”的奇迹中。
在歌颂母爱的同时,我们又应该思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舐犊情深,母爱纵然伟大,但并不能替代孩子的一切,我并非否定母爱的“溺爱”效应,而是对教育孩子来讲,任何教育都比不上懂得自我保护来的更重要。有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死亡第一位的原因,这一比例已达26.1%,而且还在以每年7%的速度递增。而深究一下可以发现,许多意外伤害与单薄安全意识和缺乏安全知识息息相关。
发生在孙女士和两个孩子身上的事情,有些猝不及防,也许,孩子们当时就被吓蒙了即使躲不过,若平时有所准备,一定比“两眼漆黑”强;二是,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不需要语言,却分外沉甸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