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钱绊脚,程序为啥如此僵化?

(2008-10-07 14:08:37)
标签:

公厕

收费

零钱

杂谈

女子内急持百元如厕被拒

无奈打车另寻厕所

 

水母网10月7日讯(YMG记者 白晓娟)昨天,市民王女士的遭遇真应了那句老话:差点叫尿憋死。

 

王女士昨天在三站市场买衣服时,感到内急,找到一家公厕,一摸口袋没有零钱,只有几张百元钞票,公厕值班人员没接她递过去的钱:“找不开。”王女士说:“我急需方便,能不能先行方便,然后再去买点小东西,把钱找开再给你。”值班人员回答:“不行”。王女士见这人不好说话,又来到三站的另一家公厕,可值班人员照样不让她方便。这时,王女士已十分着急,只好打了辆出租车来到汽车站,到汽车站的厕所解了内急。

 

王女士感叹道,咱烟台是文明城市,公厕是体现文明的窗口,三站公厕的做法缺少人性化。她认为,公厕值班人员应该多备些零钱,以方便手持大额面钞的市民。

 

 

零钱绊脚,程序为啥如此僵化?
姜春康

 

       百元钞票遭“排斥”,有难为如厕之事。王女士的遭遇,的确令人感慨。可以说,王女士只是城市公民的一个缩影,今天的你我,也可能遭遇这“昨天的故事”。


       本报以前就曾有过关的于公厕收费的新闻和讨论,公厕是市政设施,收取费用是根据国家和烟台市的相关规定进行的,不是乱收费。但不是乱收费,就能理直气壮将人置之度外?原来,值班人员将这种貌似严格按照程序化的行为,其实是将市民放在一个机械位置,进行物理判定,如此僵化的程序背后,其实是一种人性化和人情味的淡漠。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公厕对于市民来说,也颇具“牙疼”的特征,看起来是小事,却是影响个人的“大事”,谁都不能逃避,谁都不能忽视。


      对一个城市来说,公厕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在实现其为民服务的属性外,不仅仅只应该表现为规范、干净的外部效应,人性对待“就厕”者,也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文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麻烦而拒之。


      还是套用一句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来对话——理解万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