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过期的“黑月饼”以各种形式再次跳出人间。

(2008-09-18 11:57:10)
标签:

杂谈

亟需给剩余月饼安上“天眼”

姜春康 

   

        记者走访发现,中秋节前,很多市民往往互赠月饼来表达感情,而中秋过后,很多市民家中积攒了大量的月饼。如何处理这些价格不菲的月饼,成了很多市民的烦恼。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相传由古代祭拜月神的供品沿袭而来,代表着团圆、甜蜜、平安等寓意。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品饼赏月,阖家团聚共祈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一幅完臻美景!


        可如今,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月饼这一“中秋载体”渐渐成了礼尚往来的工具,专为“吃”的属性慢慢被淡化。同时,由于节日特性,也注定让月饼成了“节令货”,中秋一过,即被失宠。记者在我市市区几家大型超市里看到,超市里售货员正在撤月饼专架上的月饼,一点也看不出前几天的热闹劲,走遍超市,只有散装糕点的柜台上能看见零星几种口味的月饼。这样的现状,大有点繁华落尽之感,转换速度确实非常快。


       月饼,节前热闹非凡高价畅销,节后价格迅速回落少人问津。节后月饼成灾,“年年过中秋,年年剩月饼。月饼轮流走,就是不进口”的打油诗,使我们不禁想问,热闹的市场一下转入冷清,剩余的月饼都哪里去了?真正能被完全消化吗?又有谁能继续紧盯,严格把握住剩余月饼的流向,有关部门是否在追踪执法?   

     
        往年,剩余月饼害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每每都让人触目惊心。今年,注定月饼市场依然供大于求,一定会剩下大量月饼。因缺少正规回收渠道,市民采取慢慢吃或加工成包子等,有的则将用来喂宠物或直当垃圾扔掉。而一些不法商家呢,根据“以往经验”,他们有的则假装销毁实则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了汤圆或蛋糕,继续“回流”充斥到市场。


         这,便需要监督的刚性力量在把关,来制衡了。据我所知,我国目前有《食品卫生法》、《质量法》等,这些法规都可以对月饼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执法,但对厂家回收月饼呢?是否也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呢?现实令人遗憾,并没有规范的条文来硬性“归拢”厂家收回的月饼。与中秋节前,工商、质监、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的大型执法监督相比,节后的执法和监督则显得相对薄弱了许多。 

   
         剩余月饼,将流向何处?是继续变相上市场,还是有章被回收?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若能在有关部门的严格把关下,制定规范的、合法的回收机制,将对减少月饼当猪饲料的窘境,同时对不法回收商家严惩,都大有裨益。亟需给剩余月饼安上监督执法的“天眼”了,追踪流程,莫让过期的“黑月饼”以各种形式再次跳出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