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2008-08-21 15:32:47)
标签:

博奥

北京奥运

杂谈

分类: 北京博奥

■博奥


中国金牌“井喷”,很帅很正常

姜春康  

       日日见金,让大中国沸腾了,很多民众都准备欢呼:这次,我们终于可当老大了!可不是咋地?我们的金牌还在上升的路上,历史纪录还在被日日改写呢。


       可是,美国人好像不爱听这话。法国《费加罗报》刊文称,美国为保住老大地位,使用总奖牌榜取代金牌榜,这样就能一直“超越”着中国。高手啊高手,按金牌排序的“国际惯例”被视为空气,非要充上“Made In USA”的CO2啊!美国的ABC电视台更强悍,出台了一种更“新颖”算法,他们将从1906年以来历史上获得过的所有奖牌数相加。如此一来,美国即使缺席N届奥运会,也足可以枕着“老大”旗号睡大觉了。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金牌超了就超了呗,有啥面子问题呢?老用屁股占着金牌宝座不肯离开,真不想让其他国家兄弟姐妹过活?再说了,人家俄罗斯不也考过第一?也该轮到中国人扬眉吐气一把了吧?


       关于金牌多寡问题,请听听中国朋友说得多大度,多理性。夏言在博客说,看着我国奥运健儿摘金夺银,电视里升国旗奏国歌的一幕接二连三地上演,在举国欢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成功与喜悦时,有一种声音在轻轻传来:我们为什么要拿这么多金牌?言下之意是,我们拿这么多金牌,多少有点乘东道主之便,不然,嘿嘿……似乎是在无比自豪的同时,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有勇气就会创造奇迹,“不好意思”也没啥了不起。新华社记者就在博客理性分析了呀,“奥运主办国金牌井喷现象”在百年奥运历史上十分常见,行话可称之为“奥运东道主效应”。中国军团在北京的“爆发”,正是该效应在起作用。


       口头肤浅,那咱来例证。日本在1964年之前的两届奥运会上均只获得4枚金牌,但东京奥运会金牌数如火箭升空达到16枚;西班牙自莫斯科奥运会到自己主办之间,每届都只收获一枚金牌,但1992年巴塞罗一下蹿升到13金;韩国借汉城奥运之机勇夺12金,超过库存的7金,前所未有跻身四强;悉尼奥运会上澳大利亚喜获16金,而在之前的10届奥运会上,他们的金牌数从未达到过两位数。


      看到了吧,有章可循,“上行下效”在起作用。“东道主效应”使金牌数上浮10枚左右很普遍的嘛。所以说,请别再叨叨了,北京奥运,中国军团拿近50枚金牌,完全符合“国际惯例”。所有“抗议”无效,驳回。钦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