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进路上】老百姓养老,根本就没“全指望政府”

(2007-09-16 00:08:08)
分类: 声音时评
老百姓养老,根本就没“全指望政府”
姜春康
 
    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仅靠政府买社会保险,远远不能为民众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在9月12日的北京CBD国际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北京CBD国际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说,“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是正常的,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据9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诚然,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常明显的“未富先老”特点。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了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预计2020年将占17%,2050年将占到31%。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基本上是在5000美元至1万美元,而我国2006年人均GDP仅有2000美元左右。

    这一信号让我国老百姓养老问题变得日渐紧迫和重要。龙永图先生此番“养老不能全指望政府”的话看似是为所有中国老百姓说了句“公道话”,却实实在在让人摸不清头脑——原因并非此言论为虚,而恰恰因其太真实反而“假”。龙先生的意思似乎很简单明了:关于养老,一定不要全指望政府,一定要多多其他办法。

    具有巧合意味的情况发生了,不知有人迎合龙先生,还是龙先生早有“预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王宪章称:“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有很大发展前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仍然偏低。”

    如此精彩的配合,不禁让人对龙先生的真命题言论“动机”产生疑惑:这,是不是龙先生在给商业养老保险做广告呢?

    毫无疑问,商业养老保险走的是商业路线,虽不能说是专为“有钱人”设置的游戏,却实实在在不是穷人可玩转的“投资”,最多是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而在我国人均GDP相对低的情况下,又有多少老百姓能“买”起这国际惯例的商业保险?中国老百姓从来就不会“养老全指望政府”,这从社会保险的概念上很容易理解:社会保险是社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一种“未来保障”,并不是单方的“付出”。

    如是看,龙先生“大包大揽会让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最终走到国家社会保障濒于破产的地步”的言论,显然过分拔高了政府对老百姓养老问题的责任,政府还未有义务而实际上也并未实施“全责”。

    社会保险为有单位的人或有能力者提供保障,体现的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保障体系,而商业保险门槛相对更高,后者并不是主流。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农民尚交不起社会保险,更买不起商业保险,这注定占据全国老人75%以上的农村老人,其中97.6%只能依靠家庭养老。这现状令人堪忧,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已长大,“两个孩子养四个老人”的情景,显然让独生子女们的养老负担变得非常艰巨。

    9月13日中国网新闻称,一种流行于欧美,专门针对有产权房的老年人的“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将于今年10月首次在我国推出。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将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反过来做”,保险公司取代银行介入,如此以来,投保人既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又能将房产提前变现用于养老。这一险种的推出,显然能够真正实现“以房养老”。

    因此,多寻找保证老百姓养老途径,完善养老保障措施,以及提高老百姓的社会福利才是重中之重,“养老全指望政府”只是良辰美景、海市蜃楼的臆想,看似美好,实则泡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