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患白血病却笑对病魔,社会关爱让她倍感温暖,本报连续报道让她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薛录红:爱心接力终圆大学梦 
图:薛录红现场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本报连续对身患白血病却始终笑对病魔的薛录红事迹报道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8月28日晚7点,在牟平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区交通局联合主办的“文明在交通、爱心伴您行”大型文艺晚会上,一个特别节目感动了观众———身患白血病的薛录红走上舞台,向关心和资助她的牟平交通局的好心“同事”表示感谢。在《爱的奉献》乐曲中,烟台大学团委书记李隽同志将鲜红夺目的《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录取通知书》代表烟台大学校方亲手交给了薛录红。这意味着,薛录红人生“简历”中,她将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生身份继续自己的学习生涯。
2006年8月,牟平区高陵镇薛家村女孩薛录红被确诊为白血病。从此,年仅20岁的她每天与病魔抗争,一次次的住院,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她战胜了对病魔的恐惧,薛录红面对一次次化疗,都含笑面对。一年来,她一边化疗一边抓紧学习。离开课堂一年之后,她如愿地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并取得了512分的成绩。
但因为爱,同时让债台高筑的家减轻负担,她毅然做出了弃学的决定。得到消息,牟平交通局决定长期资助她并将其纳为“特殊职工”,牟平客运公司全体员工自发捐款,为她送去2000元医疗应急费,并鼓励她继续上学。
本报7月27日《薛录红:大学梦有多远》报道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帮她实现“大学梦”,牟平交通局专门组成“圆梦小组”,为薛录红在烟台区域各大院校多方奔走,寻求帮助。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努力下,烟台工程技术学院、烟台大学都表示愿接收这个“特殊”学生。
8月1日,报考志愿的最后一天。当薛录红在报考志愿书上写上烟台大学名字时,做过多次化疗却从未掉泪的她喜极而泣。大家一起为薛录红欢呼,为这个充满爱心的社会而感动。
8月11日,牟平出租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开展了为薛录红爱心捐款的善举,200多名“的哥”、“的姐”慷慨解囊,共捐款2800元,薛录红再次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8月28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团委书记李隽女士给薛录红授完通知书后,代表校方当即在现场表达了“爱心宣言”:校方决定从牟平交通局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让薛录红由牟平交通局“编外职工”变成该校“特殊大学生”,校方会竭尽全力让她再次感受到“爱心校园”的温暖。
薛录红终于实现“大学梦”。即将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她表示,自己一定会继续与病魔抗争,争取早日进入大学课堂。 (本报记者姜春康
通讯员谭向永 摄影报道)
感言:
对薛录红的连续报道,进行到这里已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整个过程,时刻让我们感受到社会涌动的爱心。薛录红终圆“大学梦”,我们为之欣慰,同时我们也不想因过多的报道而再去打扰薛录红,只想让她安心的治病、踏入大学课堂。
报道虽然结束了,爱心接力却在依旧上演,社会温暖一定会让她的“始终笑对病魔、一直不忘学习”的本色更加灿烂!正如她所说的:“对于我个人的病来说,我是不幸的。但是对于同样患这种病的同龄人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得到了许许多多关心我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人间自有真情在。愿我们的社会在《爱的奉献》主旋律中会愈显和谐家园的“文明”和“爱心”,我们共同祝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