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进路上】凭什么说孔子是丧家狗

(2007-05-19 21:49:04)
分类: 声音时评
 凭什么说孔子是丧家狗
姜春康
 

    《新民晚报》等全国各大媒体报道,最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的新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了极大争议,在书中,李零认为,《论语》是一部孔门师生一起聊天的书,孔子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周游列国,怀才不遇,是一个“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而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他是读书人的宿命的缩影,是所有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者的缩影。而以陈明、蒋庆为代表的新儒家代言人近日更是对李零的这一新作进行了集中批判,把李零形容为一老愤青,将《丧家狗》比作“垃圾”“末世之书”。

    《丧家狗:我读〈论语〉》此书甫一上市,就吸引很多人眼球,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追捧者有之,驳斥者有之,一时间好不热闹。

    又有大学教授出来解读《论语》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另一个重量级教授——于丹。于丹因讲《论语》而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举成名,除了《论语》中有着不可以替代的精华和瑰丽奇葩外,于丹更多显示出了自身的人格魅力。一时间,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一阵《论语》热,炙手可热之势经久不衰。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的热销,让许多读者如坐春风,宛如沐浴到一种久违的甘霖。“有诸葛亮也有周瑜”,李零教授独辟新境的“巨作”随之出现,“刀锋一转”的另类风格似乎毫不客气地给孔子热泼了一盆冷水,有利于让读者“清醒”。笔者认为,孔子尊称为“圣人”,显然是指其思想和所取得的成就造诣令人赞叹和佩服,但归根揭底,孔子依然是个有肉身的“凡夫俗子”,并不是超脱现实皆毫无错误、全是经典的神。从这方面讲,李零先生取孔子博学江水之一瓢,将“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作为靶子,来“攻击”孔子似乎也很有道理。

    这,充分显示了李零教授的聪明之处,毕竟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一度在华夏民族血液里根深蒂固。因此一旦提出“任何像孔子一样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样的观点,必然引来关注一片,声名“雀起”理所当然;其二,李零教授所言“丧家狗”,“绝非污蔑之辞,只是形容他的无所遇”,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

    但是,笔者还是从《丧家狗:我读〈论语〉》闻到一股“断章取义”的异味。渊博泱泱的孔学之中,必有其糟粕,因为历史车轮在滚滚向前而不停歇,一些观点和理念必然随之发展和进步,出现一些现在看来是错误的论断,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孔子老人家生存的年代相当久远,我们并不能苛求他超过时空,得出的真理经过几千年洗礼依然亘古不变,这是由历史局限性造成的。从这方面讲,李零狠“攻”一点,“窥一斑代全豹”的做法显得有些不厚道,显然是哗众取宠,其目的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只为了“眼球经济”。

    “百花争艳,百家争鸣”,是我们每个人希望看到的繁荣文化景象。但浮躁喧哗和哗众取宠并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走边锋、求另类的探索也一定不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取精华,弃糟粕,才应是正路,才应是时代的强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