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进路上】逝者如斯与相声大旗

(2007-04-07 21:12:28)
分类: 声音时评
逝者如斯与相声大旗
快乐面包
     清明时节,人们纷纷缅怀逝者。去年12月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的相声大师马季的独子马东做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将首次讲述观众心目中笑口常开的父亲马季,在生活中其实是个“羞涩、内向、难以沟通”的人,更爆料深爱相声的父亲离开相声舞台的原因是不愿意更多的人看到自己老了以后的样子。

     马季,是继侯宝林之后的最著名的相声大师之一,其猝然离世在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心中,一时间激起千层浪。马老可谓桃李满天下——姜昆、冯巩、赵炎、刘伟、王谦祥、李增瑞……这些“后生”业已在相声界成绩斐然,用淳朴的意志夯实着萧条的相声市场。曾记否,他们许多经典的段子,比如马季和刘伟说的相声《老少乐》,陪我度过了许许多多美好快乐的时光,至今回味起来依然意尤未尽。

      马季的独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马东说,父亲“羞涩、内向、难以沟通。大多数时间,他其实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人,甚至说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与马老舞台上热情开朗和幽默健谈截然不同。

      这样的不同让我们想到了如今“萎靡”的相声市场。在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的当今社会,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正面临着无精品,演员参差不齐、演员因各种原因转业或改行的尴尬局面。

      于是,信息爆炸,机遇膨胀、艺术多元化的时代,相声越来越退居到“墙角”。网络发达如飞,信息传播神速;影视文化多样,恶搞形式盛起。在浮躁和利益驱使下,我们心目中完美相声渐行渐远,我们相声艺术的一种颓力,一种后继难续。于是,我们看到了相声演员们“走穴”、看到了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在社会的舞台上耀眼灿烂——有人当了县长,有人开了网站,有人拍了电影,有的做了广告代言还被“打假”。

      如今,央视老牌栏目《曲苑杂坛》等还可以见到相声演员们“声嘶力竭”的表演,有精彩,有无奈。春节晚会上的相声节目已变得短又缺乏趣味,与小品鼎立之势渐退。一年一度的“CCTV电视相声大赛”,虽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呼唤新作者、新作品、新演员的“横空出世”,但门派之争却让我们闻到一种异味,此时,我们就更加怀念马老的德高望重,能够勇于缓解冲突。

      相声艺术发展到今天景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振兴相声,并不会有灵丹妙药,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强化激励体制,领导关怀重视,相声界人士坚持不懈努力,观众和社会特别是媒体大力支持都必不可少。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相对日渐落寞的相声而言,不是缺少树苗,而是缺少树苗茁壮成长的赖以生存的新鲜土壤和创新意识。逝者如斯,马老仙逝,泱泱大中国,还有能谁能勇敢地扛起相声大旗,“潇洒”地一路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