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门的严厉惩处、工商部门的严格审查,劳动保障部门的立体宣传和积极监察维权,都是缺一不可、立体交叉“合作”的——
应对黑中介要双管齐下
姜春康
根据《烟台日报》报道,驻烟各大专院校已放假,很多留校生选择了打工度过假期生活。然而,打工途上陷阱多,学生们能安然走过吗?小李同学被建筑老板拖欠工资,更有不少学生栽在了黑中介手里。黑中介抓住学生求职心切、时间短的心理,夸大事实,骗术花样繁多。
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相信他人,真诚不设防,当这些青春时代“天真烂漫”的优点被黑中介利用时,我们再也不能轻易微笑起来。
现实情况的确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黑中介“大张旗鼓”地寄生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正有大行其道之势。与之相对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卷入了黑中介的陷阱泥淖之中,或被强交报名费忽悠了事,或被设下连环套骗财又浪费时间。
在法制国家,黑中介的出现堪称另类,这显然不是偶然事件。在这里,我们并未看到市场失灵,反而市场需求理论折射无疑。
应对黑中介,自然要夯实“软环境”,大学生加强“软件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则承担了教育的重要职能,一些高校选择了增加校内勤工俭学岗位,让更多的学生能消化在学校内部。
笔者认为,这个办法固然是好,但并不是治本之策。大学生提高自身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被丰厚利益诱惑,同时也不要怕麻烦办手续,这才是避免“中招”的关键。比如求职前,应查询中介公司的资质,如有无营业执照等,因为黑中介的资料并不能在工商部门查到;交纳费用后,应向中介公司索要发票。
此时,大学生是完全独立的民事主体,按照程序办事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一些黑中介“放肆”的一种回击。如果放松了警惕,即使投诉求助劳动保障部门维权,也会非常被动,甚至因无法取证使“正义”化为泡影。
应对黑中介要双管齐下,周围法制等硬件环境更是重中之重。公安部门的严厉惩处、工商部门的严格审查,劳动保障部门的立体宣传和积极监察维权,都是缺一不可、立体交叉“合作”的。
笔者认为,加大对黑中介的违法成本是解决其猖獗的立杆见影之法,除了超高金额的罚款外,建立信用档案与其经济直接挂钩,并对失信机构与人员,将在报纸和网上进行“曝光”等,这都是增加黑中介风险成本的良策。
只有这样,在一些城市出现的“
雷声大,雨点小”查处黑中介的行动才会落到实处,媒体经常报道的“重拳出击”的拳头才不会打空,同时,被打者也不敢轻易“揭了伤疤忘了疼”了。
另外,笔者认为,在遵守法制和维护正义的架下,高校可以成立以勤工俭学大学生联盟类似工会的组织,集体维权,这样既可以壮大声势,又可以减少入会大学生的风险成本。因为,善良被欺的青春太酸涩,“单打独斗”的维权太单薄。我们期待着黑中介不是“闻风而退”,而是消失匿迹的那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