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伯虎点秋香》原定春节前在集团的晚会上演出,可由于特殊原因,集团所有的语言类节目都拿下,只留歌舞。辛辛苦苦忙活两个多月的节目虽然胎死腹中,总算也有了个结局。
我为晚报、晨报等兄弟姐妹惋惜,因为据说他们请了些人指点,同时每天加班加点,确实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不知为何竟然感觉很庆幸,因为感觉我们的小品好象并没付出那么多,因为从两个月前的写(为赶时间,我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写就5000字的剧本)出来后,之后,每个演员几乎都独自完成,非导演专业的我,跟个什么似的竟然指点起大家来。大家踉踉跄跄地过来了,效率可谓低得让人感觉时间静止。回想第一次彩排,那竟然是我们第一次合演。
从记者节上的诗歌朗诵会上,我们以很大优势得到了第一。我在庆幸自己第一次写诗歌就取得一定效果同时,我惊讶于一周的时间内大家竟能排出如此精品!
而小品的时间却有接近三个月,从两个月知道消息后,我用两个晚上拿出剧本,这竟也是我第一次改编这些东西,我看别人如何写,我写如何幽默,脑细胞死了一堆我没有怨言,我甚至在想象我们演出时会如何博大家一乐。记得当时,写出时已经12点之后,我竟然在空旷的办公室内和张宁(老苏扮演者)兴致勃勃、激情高涨地讨论。
之后,经历一些人、一些事后,我们的激情在逐渐消失。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我最反感低效率,也鄙视拖沓以及伪积极。
小品倾注了我的心血,也燃烧了我的激情,同时消磨了我的斗志。我理想状态是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商讨,好一幅美丽的画图。我也幽默地说,大家只有出招,灵感才会如“尿崩”汩汩而来。小品演出,韩云全的演出就证明的这点,《智取威虎山》的创意是张宁想出,《上海滩》许文强式是我想出,这些点子都是在排练中,在嬉闹中产出,我有欣慰。但大多让我失望了,相当失望,非常失望。
我讨厌无创造力同时却又挑三捡四装大爷的人,即使无创造力起码你也要认真。
好在,日报还有个快板书可以演出。这个快板书,我写了初稿。也是我第一次写。付出我不怕,我只求得到起码的尊重。
宣布语言类节目不上的时候,我心情竟平淡得出奇。也许是由于长时间被低效率的折磨,我已经激情不再;也许是由于一些东西让我看到人的本性的拙劣面,使我不能再像清水一样逍遥法外。个别小姑娘的急功近利让我看到了年轻,看到了简单,看到了青春的无忌。我决定选择沉默,选择用无声来面对纷争,面对冲突,面对冷漠。
我突然想起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那条狗,给他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铃声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个理论我感觉用在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争取见义勇为,也比较合适,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条件反射会让有见义勇为内心的因子变得自私,变得懒惰,变得再不能发出正义的呐喊。
不知为何,面对冷漠,面对低效率,我最终会选择沉默。是我被条件反射了吗?是我忘记了本色吗?是我在倒退在落后在堕落吗?人,时刻都不能忘记历史。无论你富贵或者落魄。感恩也是种生活,不能忘却。
加载中,请稍候......